人族这一战收获极其巨大,怎么才能把帐算清楚,这成了困扰郑坤的大问题。
目前仅仅对兽尸的收获有个大概的数据,此战共歼敌四十余万,经过十余天的紧急抢收和腌制,三十四万余兽尸被弄成了腌肉,其它十余万臭掉的兽尸已经全部送给了冉遗。
除了这一组数据之外,郑坤对其他收获就有点迷糊了。
“郑七条”的第一条叫做“割地”。郑坤担心凿齿听不懂,直接改为了“迁徙令”,凡人族生活区域,兽族中的食肉动物全部迁出,食草动物全部留下。
仅仅这一条,保守估计也能得到数以亿计的动物。獐,麂,麇,麝,骆驼,河马(也是马),犀牛(也是牛),大熊猫(食铁一族),猴,猿,猩,豪猪,鼠类,长颈鹿,扭角羚,牛羚,藏羚羊等等这些动物并未划归人族,想吃的时候还是得去打猎。失去了食肉动物的保护,这些低贱兽民只能任人宰割。
“郑七条”的第二条本来叫做“赔款”,被郑坤改称为“献奴”。
要求兽族将“马,牛,羊,豕,狼,鹿,象”这几个兽族分支全部划归人族。
这就不是人族生活区域内的动物了,而是整个中州大陆这几个分支的所有动物。
“献奴”的收获有多大?
七个大类,又分为一百多个小类,就算再保守,郑坤觉得数量绝对会超过一个亿,这可牛大发了。
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管理和驯化,这是摆在郑坤面前最棘手的大问题。
不光这些问题,冉遗收到郑坤送去的巨量腐肉后已经成为人族最坚定的铁杆盟友,如何才能把冉遗数以千万计的子民忽悠成人族的部队,这也是摆在郑坤面前的问题。
还有,兽皇凿齿离开篮田的时候,郑坤只让它带走了一万余亲兵。渭河边的三万余兽卒,朱厌的三万余残兵,秦岭余脉的一万余败将,黄土原与秦岭结合部的四万余兽族,总计达十三万兽兵兽将,全部被郑坤扣了下来,美其名曰要组建一支人兽同盟军,以便演练出应对其他几族的人兽大阵。
另外,几十万张兽皮已经阴干晾好,怎么才能用最快的速度给300万族人制作出过冬的衣服?
……
收获实在是太大了,让郑坤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入手才能理顺这些事情。
郑坤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纠结,既然想不通透就懒得再想。
吩咐小婷传令,让人族高层和仙婢仙童们全部到“人族大殿”开会。
第一次篮田之战后,郑坤给人族高层们分过一次工,但是分得不太细致,这一次他想把人族的组织机构真正建立起来,这样才能把各项工作彻实有效的抓起来。
郑坤在一系列的胜利之后,萌生出一个小小的梦想。他想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构架。
这个构架的核心可以称其为柏拉图的“乌托邦”,也可以称之为马恩提出的“共产主义”。
王莽在公元元年前后尝试过这一变革,却以失败而告终。郑坤也想尝试一下,凭借自己在两次篮田之战中获得的巨大威望,想要在人族中玩点新花样,目前来说应该不会遇到阻力。
关键郑坤强势霸道惯了,人族高层早已臣服在他的淫威之下。
别看郑坤对几个仙婢仙童还算客气,那是给娲皇留了几分情面,再加上还不太熟悉,要是多相处一段时间估计郑坤也不会给他们好脸。
怎么办呢?
郑坤就是这么强势,就是这么牛氓。当此洪荒之际,绝不能有半点软弱,也不能有太多儿女情长,有的只能是独断专行。若非如此,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推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