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云喝酒虽多,对酒的品类却是从未有过研究,尝尝是有酒便喝,哪里在乎酒还有优劣?他余有财说到雁回楼上的好酒,好奇之心生起。
余有财道:“苏东坡诗云:‘美酒饮松醪,中山古意标’,这中山松醪酒乃定州名酒,其味低度清幽,是为酒中名品,却是不可不尝。”叫来小二道:“把你们这久藏的松醪酒取来,化子要和何兄弟好好品鉴品鉴。”
这中山松醪酒,雁回楼确是珍藏许多,但是极为珍贵,是从河北名窖重金买得,味道自然更甚普通松醪酒。往往有钱的老爷或公子哥会来点上一坛,倒也不怎么稀奇,但是这叫化看上去身无分文,竟敢点此名酿,不为天下奇闻?那小二一怔,还道余有财说笑,笑道:“你这叫化子胡言乱语,当真是好煞风景。点两坛烈酒喝喝也就罢了,居然妄图喝这名贵的中山松醪酒,却不是得了失心疯?”众酒客本来就对余有财颇为不满,这小二冷嘲热讽,实在大快人心,众人跟着大笑起来,笑声中不无讥讽之意。
余有财淡淡一笑,斩钉截铁般说道:“我说叫你拿来,你去拿就算了,何来这么多废话?”那小二笑道:“好,好,依你化子的,只是一会儿可别赖账不给。”余有财哈哈大笑,指着何义云,笑道:“这位公子哥付账,你还要替他省钱不成?快去,快去!”店小二笑声不止,连连称是,退了下去。
何义云心想:“这位余兄当真不客气,我也没说带了多少钱,他却不问不管,丝毫不怕我赖账走人。”掂了掂钱袋,不自禁略皱眉头:“这身上银两也只够勉强付账,这两人可得干票大的了。”心里盘算,如何潜入达官贵人家,如何盗点金银财宝,这些事情他干的惯了,只一会儿脑里便留下不少计划。
不到一盏茶时分,那小二抬着一只酒坛走了过来,笑道:“我给两位大爷斟酒。”余有财紧锁眉头,连连挥手道:“你下去,你倒酒不利索,没得扰了咱们喝酒的兴致。”那小二嘴里嘟囔几句,背着手走开。
余有财待那小二远远走开,笑道:“何兄弟,喝这中山松醪酒,最好是在夏冬。夏天放上冰块,清爽解暑;冬天用火烹煮,暖骨热身。不过现在是初春时节,倒是有点可惜。”一手托起酒坛,微运力,酒坛便在手中来去自由。这酒坛少说也有几斤重,被余有财拿在手里,倒像是块小石头。他给自己满满倒上一碗,又给何义云倒上一碗,端起酒碗,一拱手,笑道:“何兄弟,你先尝尝。”
何义云早就闻到酒香,不待余有财说完,便托起酒碗喝了起来。酒经喉头,初时只觉像黄酒一样鲜爽醇和,细细品尝,又像白酒一样略带辣味。这松醪酒酒性介于黄、白之间,酒味幽香清爽,令人回味无穷,不免赞不绝口。何义云一碗甫毕,抵着嘴唇只感意犹未尽,赞道:“真是好酒!”
余有财笑眯眯地看着何义云满满喝完一碗酒,听他夸赞,就好像夸自己一样,十分欢喜,也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何义云急不可耐,端起酒坛又给二人满满倒上,举碗道:“余兄,请!”余有财端起酒碗,笑道:“请!”
二人推杯交盏,笑谈饮酒,一时间喝了十几大碗。这两人都是海量,竟然丝毫不觉醉意,只感觉酒意绵绵无期,二人更喝不出高下。
酒楼里众人惊讶于这一奇景,均感好奇,对余有财所存的芥蒂也烟消云散。不知不觉间,两人四周围满看客,既有人看热闹,也有人大声起哄。众人心里都是一个打算,想看这两人酒量几何,谁先败下阵来。
一连喝了二十几碗,一坛中山松醪酒也喝的一滴不剩,这二人却浑似没事人一般。余有财斜眼撇撇围观众人,并不在意,对何义云笑道:“何兄弟,这中山松醪酒喝的差不多了,这雁回楼的名酒菖蒲酒倒不可不试。有诗云:‘玉贵是菖蒲,州官值一壶。’这菖蒲酒可是天下绝佳。”何义云笑道:“小弟倒也想一饱口福。”余有财笑道;“这有何难?”大声道;“小二,取一斤菖蒲酒来!”
这菖蒲酒系山西垣曲县名酒,以九节菖蒲、豌豆、高粱精酿而成,色泽翠绿,喝起来甜而不腻,更有提神、醒目等功效。此酒本是宫廷用酒,异常名贵,据传东汉孟陀以一壶菖蒲酒贿赂权臣张让而得凉州刺史一职。所谓“州官值一壶”,便是这个意思了。
雁回楼重金寻得名师,学以酿制之法,加以烹调。虽然略逊于宫廷用酒,却也是滋味无穷,难能可贵。
那小二也挤在众人之间看热闹,一听余有财吩咐,马上去搬来一斤菖蒲酒,重重地放在桌上。余有财掀开红布,四下便闻香气,众人吸一吸鼻子,十几只眼睛看向二人,要看他们如何喝这菖蒲酒。
余有财照例先给二人各斟一碗,请何义云品尝一番。何义云端碗喝酒,觉得这菖蒲酒与中山松醪酒相比,又是别有风味。此酒甜中带辣,但是甜不腻口,辣不刺喉,比之寻常白酒更为绝妙。他心头欢喜,忍不住多喝了几碗,这才想起余有财还在一旁看着自己,略微不好意思,脸上一红,举起酒碗道:“余兄,请!”余有财也道:“请!”两碗相撞,略带轻响。
众人十几只眼睛咕噜咕噜之转,脸上神情各不同,有人心感钦佩,见这二人酒量似海,仿佛深不见底,内心深处竞生佩服;有人不屑一顾,见这二人只知喝酒,全不见高谈阔论,便认定这两人除喝酒一无是处;更多人只是看看热闹,脸上笑容丛生,大声起哄,要看这两人斗酒。店小二挤在十几只里,脸上笑开了花,之感觉今日店里蓬荜生辉,财主天降。
余有财和何义云,都非酒量泛泛之辈,二人你一碗我一碗,不知不觉便喝了一个时辰。其时月悬黑天,夜空星星点点,几片乌云缓缓飘荡。楼外喧哗声渐渐小了,几个摊子支起油灯,迎接夜市来临。酒楼众人有些看得倦了,见天色已晚,不再观看,悄悄结账离去。霎时间四周空了一些,只剩下小二和几人依然目不转睛看着两人。
一斤菖蒲酒喝完,两人才感微醺,都渐渐有了酒意,余有财喃喃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倒是历史悠久,喝起来也是不差。”喊道:“小二,取一斤杜康酒来!”
杜康酒产于洛阳杜康村,相传是大禹时酒师杜康首创,数千年来为文人墨客钟爱,诗曰“美酒杜康村,香生大禹门”。其实这杜康酒比之菖蒲酒并不名贵,但是喝起来却是浓烈醇香,因此为世人爱戴。制作不难,寻常人家偶尔也能喝上几碗。
店小二感觉有些困倦,轻轻揉了揉眼睛,应了声,拖着脚步去取酒,却良久未回。何义云等得有些着急,斜眼看看余有财,好奇心起,心想:“他的酒量也是一佳,若不是今日带的钱不够,真想好好一较高下才是。”想到钱,他又想起自己那桩计划:“他在这武昌城倘若住的久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我何不去问他一下?”
凑近问道:“余兄,我有一事相问。”余有财眯着眼睛,轻轻摇了摇脑袋,慢慢说道:“何兄弟客气什么?我若知道,一定言无不尽。”何义云道:“不知道这武昌城中,可有什么贪官恶吏?”
何义云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以乞讨为生,常常饱了上顿饿下顿。有时向一些达官贵人乞讨,那些达官贵人不但不施舍于他,反而将其恶打一番,然后赶了出去,因此何义云心中对他们深为怨恨。等到他十七岁时,遇到一个老人,自号“逍遥客”,收他为徒,又教了他一套剑法“青云五诀剑”,及绝世轻功“齐偕怪步”。这“齐偕”便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何义云跟着师父在山中修习一年,一日早上醒来,发现师父不告而别,四下寻觅,连个字条也没发现,心里甚是难过。
于是他在山中将师父所授剑法轻功反复思量了一遍,又一遍又一遍练习,直到练得纯熟了,这才下山游历。凭着绝世轻功,他却做了名江湖侠盗。说是侠盗,自是他只盗恶人,不盗好人,盗来财富也往往劫富济贫。因为他恨透了恶吏,才会决定报复一番。又因为轻功绝世,往往来无影去无踪,便从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只是江湖流传,有这么一个侠盗罢了。又因为机缘巧合之下,他听说有人在潇湘一带见过师父逍遥客,心中大喜,便想来打听师父的消息,又因此来到了武昌城中歇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