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21日的夜晚,柏林,一辆高级轿车快速驶入帝国总理府。这辆豪华轿车在一栋大楼前缓缓停下,一名英武的德军军官立即上前打开车门并敬礼。手持元帅权杖的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从车内走出,在回了一个军礼后快步走入大楼。在邓尼茨走向希元首召见他的房间的过程中,沿途站岗的德军军官、士兵纷纷向这位深受元首宠爱的元帅敬礼致敬。
邓尼茨进入希元首等待他的房间后立即敬礼。希元首一见邓尼茨到来,立马大步上前跟邓尼茨亲切握手。
“元首,您好。”
“你好,很抱歉,这么晚了还把你召过来。”
“哪里,哪里,为了元首,为了第三帝国,全力以赴理所当然。”
“哦,邓尼茨啊,刚刚接到可靠情报,那个天底下最阴险、最卑鄙、最无耻的罗瘸子派他的心腹幕僚霍普金斯带了一大堆礼物和他的亲笔信前往苏联去见斯大林。罗瘸子在他的信中对斯大林许以重利,企图和苏联结盟一起来对付我们,还向斯大林许诺事成之后共同瓜分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邓尼茨笑道:“元首勿忧,斯大林的苏联和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格格不入,和美国同样如此。现在美国即没有足够的力量反攻我们控制下的欧洲大陆,在战略轰炸和大西洋反潜上也处于不利局面。现在罗斯福为了对付我们不惜主动向斯大林暗送秋波,恰恰说明其黔驴技穷。和斯大林结盟,对罗斯福来说不失为一着对付我们的好棋。然斯大林不会甘心做罗斯福的棋子,苏联高层亦有对当今世界大势洞若观火的高人。罗斯福想让斯大林出兵和我们拼命没那么容易。”
希元首也笑了:“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邓尼茨:“敢问元首,您是否再次有了发兵东进之心?”
希元首:“呵呵,知我者邓尼茨也。从1941年6月到现在,不断有陆军的元帅、将军劝我进攻苏联。这个,我是这么想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与其老是提防斯大林的苏联打过来,不如我们主动打过去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个威胁。两年前你劝我不要进攻苏联,我也接受了。那个时候我们国内战争动员程度太低,北非、中东未下,仓促进攻苏联的确不妥,斯大林的军队刚刚经历过大清洗也不敢主动打过来。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国内的战争动员程度已经大大改善,这两年我们征服了包括北非、中东在内的大片疆域,还和日本在南亚实现了陆上会师。我们的综合实力,战略态势和两年前比简直是好太多了。美国和英国现在根本无力反攻欧洲大陆,战略轰炸是得不偿失,大西洋反潜战也是处于下风。斯大林那边军队虽然规模庞大但基本无实战经验,将领也多为平庸之辈。这个时候我们大军东进,只要不轻敌,精心筹划,指挥得当,半年之内拿下莫斯科毫无问题,对苏战争完全可以做到速战速决,不给美国和英国渔翁得利的时间和机会。”
邓尼茨劝阻道:“元首,此时发兵东进万万不可!如果我们现在进攻苏联,正中罗斯福的下怀!”
“哦?为何?”
“虽然这两年我们通过不断开疆辟土势力大增,但我们的战线也大大延长。现在我们德国的地面野战部队大部分部署在北非、中东、南亚,一旦发兵攻苏,这些地方的防御力量必然大幅度减弱。如今和美英的战争我方虽然处于上风,但美国本土草木未损,罗斯福依然在凭借美国世界第一的工业实力不断扩充美军的实力,英国本土在丘吉尔的带领下依然坚持与我们为敌,虽然其海上生命线遭到我方潜艇的不断绞杀但在美国不惜血本的支持下依然可以勉强维持。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部署在英国本土的军事力量会越来越多,大西洋上美英商船的护航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如果我们现在进攻苏联,将极大地影响本土防空和对英国的海上绞杀战的力量投入。美国和英国就可以利用我们主要军力陷于苏德战场的机会在战略轰炸、大西洋反潜战上打开局面,甚至发起地面反攻收复失地。”
“邓尼茨啊,你说的这些很有道理。不过我在想,如果我们快速结束对苏联的战争,是不是就可以将对苏战争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