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二十六年三月,南方中央政府迁都金陵,正式宣告华夏民主共和国成立(简称民国)。
改元民国元年。
民国的成立,让刚满二十岁的周鸣十分高兴,但他还未高兴多久,国工两党之间关系发生的微妙变化,让他深深担忧起来。
国党与工农党,可能要发生分裂了。
部分原因是国家统一后,在胜利果实上分配不均,龃龉不断。
但根本原因,还是两党所代表的政治立场,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一个,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保护地主、资本家的利益。
一个,代表农民、工人的利益诉求,提倡平均地权,提高工人阶级待遇。
这两种截然相反、严重对立的利益诉求,根本不可能达成妥协与统一。
正是看到这种矛盾的存在,西方列强们,一边加大了对国党高层的拉拢力度,一边洒出大把的优惠贷款与政治许诺,让不少国党高层,彻底沉沦在这些糖衣跑弹之中,
不少高官腐化堕落速度之快,让周鸣也感到吃惊。
而工农党内部,在斗争路线的选择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内部分歧,有些人主张继续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工农,也有些人主张融入国党,停止兄弟之争,共御外侮。
眼看两党的内部裂痕不断加深,具有双重党员身份,且占据一席高位的周鸣,也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说实话,这两个党派之中,都有不少能力出众、手腕非凡政治人物,给周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党党魁赵委员长,一个年仅36岁的年轻人,为人胸怀坦荡、行事极具魄力,更是孫国父去世前钦点的接班人,并且主张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列强侵占主权,对内扫除军阀割据、建立中央集权政府,是一个爱国的民族主义者。
而工农党的李主席、周书记、张委员,这几人的格局气度,也让周鸣想起了他那个世界的几位开国伟人……
现在要让他在这两边进行选择,周鸣内心实在无比为难。
甚至,他心里也有些后悔,之前我干嘛要脑袋一热加入这两个党呢,自己也组建一个政党不就行了么,这样就不会这么头大了。
“要不选国党?”
脑中这个想法刚一闪而过,周鸣立刻摇了摇头,不行,和现实位面历史上的某个果党类似,面对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的糖衣炮弹,这个党某些高层腐化堕落的太快了,即便不能否认里面有些信仰坚定的人才,但跟工农党比,猪队友太多,队伍纯洁性太差了。
还得再想想。
“选工农党?”
脑袋又摇了摇,这个更不行,首先他自己就是大资本家,虽然前面可以加上“有良心的”这几个字,但资本与生俱来的原罪,周鸣还是能够感受到的,即便在他工厂工作的工人们得到的条件待遇都很不错,但这都建立在工人们给他产生经济效益基础之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