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陈诚的这个编制有一定的缺陷,不适合当作正规部队的编制,比如炮兵班就有点多此一举,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普通班里加一个迫击炮兵或者火箭筒兵,增加普通班的火力延伸,但那样对士兵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毕竟这涉及到班级的步炮协同,所以还不如搞大编制班,专门弄一个炮兵班,搞排级步炮协同,可以更专业点。
也就是说,这个编制,是陈诚目前能做出的最好安排,考虑了种种因素,至于实际战斗力如何,也只能通过实战来检测了。
这些人以后要用新武器,出于隐秘的需要,陈诚挑出的这三个排,并没有立刻就投入实战训练,而是先在两个封闭的板房内看投影仪播放的视频,听陈诚讲课,学习新武器的用法以及理论知识,并在室内进行不实弹的模拟操作演练。
什么?视频教学是不是太先进了?靠,都出来夜视仪了,还怕毛啊,只要牢牢把握这支部队,搞好保密措施,以后再编个漏洞少的故事忽悠一顿,应该就没事儿了。
室内课学的差不多,陈诚就让三个特种作战排进行实战训练,同样是出于隐秘,这些部队都是另外开辟一个军营单独训练,训练之前,会专门派出部队清场,保证训练场地周围没有外人,而在训练期间,也会在关键点设置明哨跟暗哨,负责监视周围,保证不让外人闯进来。
总之,这个单独的训练场只能陈诚跟特种作战连的人进去,其他任何人不得靠近,就连林文远他们也不准进去一探究竟。
至于特种作战人员的训练计划,都是陈诚早早让那个军火贩子哈里森给制定的,制定的时候本来就是针对文盲率很高的黑非洲军阀部队,讲究的是简单直接化,拿过来用在清朝这批人身上,倒也是相当不错。
除了按照训练计划来训练,陈诚还专门给特战部队加强了伙食,也就是顿顿有肉,每人每顿饭还都有两个鸡蛋,蔬菜更是天天换花样,主食则是馒头管够,总之是要提高食物热量,维持他们的高强度训练。
为了让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加上培养跟他们的关系,陈诚也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全程参与训练,跟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的训练,一点也不马虎。
也就是说,陈诚现在把全副精神都扑在训练特种作战连上,其他一切事情都是次要的。
如此这般深入基层起早贪黑的练了半个月,整个特种作战连虽然战术动作还很生涩,但至少已经基本掌握了新装备的用法,战斗力还不好说,但至少不会抓瞎,有了一定头绪。
剩下的,就是继续加强磨合训练,把武器用好,把战术动作练熟,以求打的更准,行动更快,不过这就需要时间去耗,以及拿子弹炮弹去喂了,急不来。
实际训练过程中,陈诚发现当初买的装备还是缺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近距离班级火力支援不足,为了弥补这种火力空缺,训练期间陈诚又回了几次现代社会,除了找哈里森买了一部分训练弹回去做训练用外,还多买了五千枚训练用手榴弹以及一千枚高爆手榴弹。
没错,陈诚就是要把手榴弹也配上,这些手榴弹专门配给两个突击作战排,玩炮的火力支援排不用。
不过手榴弹毕竟有一定危险,所以平时都用训练手榴弹去训练,真正战斗的时候再根据情况需要发真正的高爆手榴弹,要不然一下子就用真家伙训练,以这些人的水平来看只能是悲剧不断。
虽然手榴弹有危险,但这毕竟是近距离最好的火力支援武器,所以是必须配备的,绝对不能少。陈诚的计划是,作战的时候,两个排一百人,每人发五枚手榴弹,这样就可以实现近距离的火力支援。
这样一来,三十米之内用手榴弹,三十米到有四百米之间有MGL-140枪榴弹发射器,至于四百米之外,五千米之内是迫击炮,五千米到八千米范围内则是用63式107毫米火箭炮,从而就形成一个由远到近的连续火力输出,当然,在三百米开外,各种火力是可以根据需要重叠的,以求增加火力密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