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招兵倒是也方便,贫民堆里一划拉就能拉出不少愿意吃饷的人来,只是高素质的人才不好弄。陈诚对于兵员素质的要求很高。
第一必须不抽大烟!这年头烟鬼虽多,不过穷苦人家哪里有闲钱去买这种东西,所以挺好满足的。
第二不要兵油子,营混子这种军队毒瘤。
第三就是年龄18到24岁,身高160厘米以上,体重100斤以上,视力不能太差,总之身体素质之类的要求,基本按照后世义务兵标准录用。
第四并不是硬性规定,但是却很重要,如果这一条表现优秀可以适当放宽其他条件。那就是头脑要灵活,学习能力强,文化程度自然是越高越好。这支队伍是他最初的班底,以后肯定要大量出军官的,而且还要操纵很多技术兵器,没有这点可是绝对不行的!
从招募的劳工中好不容易选出了总共七百三十多人,分成61个班。工业园第一批建好的建筑中就是这批新兵的宿舍。十一名新丁和管理他们的副班长共住一间宿舍,舍里面有六张双层木头床,正好住十二人。七百多人61个班,61间宿舍,把所谓的保安团训练营挤去了一半。
按照现代的PLA新兵入营标准,陈诚给每个入营新丁的床铺上放有一套夏季被服装备,包括被褥、毛巾、衣服鞋袜等等。
新丁军装和他们的副班长一样,全是夏季作训服,副班长与新丁的区别就是多了五角星帽徽和上等兵的军衔标志。
这些副班长都是他们自己选拔出来的,任命他们为副班长的时候,陈诚还专门搞了个授衔仪式,授予他们上等兵军衔。
因为德国人快要来了,陈诚实在等不得磨磨蹭蹭的到处招工修军营,便直接拉着昨天刚刚招到的几百名新兵来到预定的营地,撩起膀子开始了干起了土木工程。
图纸陈诚早就找人设计好了,几乎完全照搬了后世解放军的营地操场,就连球场都有!而那些新招的新兵原本大都是些农民,别的活也许不行,但是挖坑刨沟修理地球却是一顶一的高手,只用了一天工夫营地便有了雏形。
接下来的几天里,加上陈诚找来的泥瓦匠、木匠一通猛干,终于赶在德国人到来之前将营地给建了起来,各种训练器材一应俱全,不过器材并非钢制,没有办法,在民国时候,钢铁制品实在很难搞,为了赶时间,全部是用的硬木代替。
训练场完成之后没过去两天,戴文便带着六名德国教官来找陈诚了,通过翻译简单交流一番之后,陈诚无奈的发现自己想象之中的超级精英——德国的军官似乎有点死脑筋。
只不过是几个普通的军事问题而已,陈诚便把这几个德国人给摸了个差不多——满脑子里全是普法战争时期的步兵阵地攻击战术,对于步兵的使用极其死板,完全没有以后一,二战时期德军步兵的灵活犀利,……好吧,陈诚承认自己对德国教官的期望过高了,现在才是1908年底,即使是德国的军队,对于各种新战术的研究根本还没开展,招来的教官都是如此思想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仔细想一想,那些德国人的话倒也不是全错,要知道即使是二战中日本人的战术也差不多就是步兵阵地攻击战术的高科技加强版,而且相对欧洲各国,日本陆军也的确严重缺少重武器。有鉴于此,德国人的战术思想在亚洲确实是够用了,更何况在那些德国教官看来,陈诚的部队只不过是个地方保安团而已,连正规军都算不上,用这些都感觉太过超前了。
当然,他们完全不知道罗杰手上的资源和野心。
于是,陈诚便让德国人在正式训练之前先交给他一份训练大纲,陈诚亲自审核,将其中不合适的部分全部删去再进行训练,免得让那些德国人不合时宜的陈旧思想把保安团这块白布给染黑了,到时候想要再染回去可就麻烦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