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柳与谢慕臣二人骑马赶路中,只见谢慕臣忽然停了下来,夜柳随之停下。
夜柳问道:“再一个时辰就能越过赵国边境到邬城了,这么突然就停下来了?”
谢慕臣比个手势作势安静,接着问道:“你是不是感觉到地面震动起来了。”
谢慕臣这话一说,倒是让夜柳察觉到地面开始出现极为规律的震动,甚至是越来越靠近。
夜柳随即回答:“有。”
谢慕臣说道:“五里以外应该有一队军队过来此地,我们先暂时躲一躲。”
在前世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仲宥,自然不太清楚关于行兵打仗的冷门知识。
夜柳随即点头,指着一片丛林回答:“那我们先过去那里躲起来吧。”
夜柳正要前往的时候,谢慕臣忽然劝阻道:“等等。”
谢慕臣默默轻抚着马头,然后说道:“先放了这两匹马,免得让人发现。”
谨慎小心地夜柳自然也明白,随即把自己的马匹身上装备和物资取下来,随即看起来与野马无异。
夜柳对着自己的马笑道:“马大哥,这些日子相处不长,你就自己离开回到大草原去,可别让人再捉去当坐骑了。”
谢慕臣接话说道:“这两匹马从出生到现在都是被人类圈养,通常都会自己会识路返回自己马厩,回去大草原是不太可能了。”
夜柳不禁吐槽一句:“妳要这么如此较真的吗?就不能有感而发地说一句道别话!”
谢慕臣从马匹上卸下所有东西后,然后轻拍马屁一下,催促马匹离去。
戴着斗笠的谢慕臣随即转头对着夜柳冷冷地催促道:“赶紧道别,赶紧离开。要不然他们就快要来了。”
夜柳心中暗道:“这女人最近越来越会说教我了,近来也没有得罪她啊,奇怪了?”
夜柳与谢慕臣偷偷摸摸地躲藏起来。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后。
不远处出现一支军队大概有两千人,全军手持长枪,身穿轻便的甲胄,步伐一致,看起来极为严整。
军队里不少的旗帜中写着“杨”的大字。
躲在暗处的谢慕臣不禁说道:“赵国杨家军。”
夜柳不识杨家军自然问道:“什么杨家军?”
谢慕臣回答:“赵国里头通常都是由赵国朝廷所把持住,唯有一个家族世代都拥有成立私兵的权利,甚至被赵国朝廷所承认,便是镐州杨家的一支部曲。
传言说起镐州杨家初代家主曾经是赵国开国国君的同母异父的亲弟弟。”
夜柳问道:“那岂不是赵国王家亲戚了?”
谢慕臣缓缓地说道:“其实卫国开国国君与魏国开国国君也是亲兄弟。”
夜柳一听如此劲爆的消息,不禁有些诧异地问道:“还有这种事?”
谢慕臣说道:“在帝王家中亲兄弟都会自相残杀,何况隔了几代血脉亲缘。”
夜柳倒也不反驳,当今魏国太子与三公子之间为了争夺魏王之位,也是让夜柳他们可乘之机。
谢慕臣继续说道:“现在的赵国国君与镐州杨家只有君臣关系,至于杨家军却是极为特殊的部队。”
夜柳好奇地问道:“怎么说?”
谢慕臣接着回答:“赵国通常都是以骑兵为主力,倒是杨家军都是以长枪步卒为主。
甚至都是杨家人所组成的军团,现今大概有两万人之众。”
夜柳这时弱弱地问道:“请问镐州杨家自家有多少人口?”
谢慕臣简短有力地回答:“赵国人口大概共有七百万余人口,镐州杨家主家加上分家的话,大约占有三成左右。”
夜柳大吃一惊地说道:“这不是仅次于赵国王族的大家族了?”
谢慕臣点头回答:“没错。镐州杨家可是赵国的最强国柱,也是极为被赵国王族最为信赖的家族,甚至被誉为世代忠臣。
平时都是坐镇赵国北方边境屡次抵挡蛮人和燕国入侵,杨家军便是专为克制骑兵而来的军团,实力不可小觑,可说是目前赵国里最强战团。”
夜柳有些纳闷地问道:“杨家军居然如此厉害,赵国国君难道没有忌惮吗?”
谢慕臣明白夜柳的话中的原意,哪怕是君明臣贤的盛世时代,也不过可能只有才一世。
第二世恐怕难以再次维续下去,说真的世代拥有私养私兵的自家军团,难道赵国国君一点都不忌惮吗?
谢慕臣说道:“听起来好像是童话,不过事实证明上只能说镐州杨家世代都是以臣子的身份全心全意敬忠于每一代赵国国君,丝毫没有任何不臣之心。
或许可能是与镐州杨家的家训有关。”
夜柳问道:“家训?什么家训如此神奇可以让赵国王族如此信任于镐州杨家?”
谢慕臣沉思一下,随即回答:“精忠报国,忠肝义胆。
对族人不义者,永世剔除族谱,一人杖毙。
对国家不忠者,永世剔除族谱,一家连坐杖毙。
国与家,国为重。
赵活家活,赵亡家亡。
此律永世不得篡改!”
夜柳闻言后,接着不敢置信地问道:“这么狠?居然可以把一个国家看得比自家还要重要?但凭这种家训就可以让赵国国君与镐州杨家世代友好相处?”
谢慕臣说道:“之前其他诸侯国也是依样画葫芦这么做的。”
夜柳问道:“然后呢?”
谢慕臣直接简短地回答:“都是失败了。”
夜柳不禁吐槽:“那不是说了等于没说了?”
谢慕臣正色地说道:“所以才说或许可能而已,或许还有其他利害关系才得以造成这样的局面。
只是至今无人知道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