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上早朝七天一次,自上次的早朝已经过了七天了。
卫国正殿中,百官们上朝进殿,卫征也是在此。只是有些不同的是,卫玉王和夜柳都还没到来。
百官们静静守候着,都在纳闷中,平时上早殿的时候,都是卫征王第一个时间到达大殿,现在却迟迟不来,无人明白什么原因。
只见还在大殿外面的夜柳和华烨在阿房左右守护着。
阿房有些怯怯地问道:“那个。百官们都来了,寡人该进去了吧?”
夜柳正色说道:“再等等。”
这时,华烨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百官们都已经来了,大王还不入殿,岂不是招人口舌。”
夜柳笑道:“妳懂什么?我问妳一个问题?”
华烨不悦地反问:“什么问题?”
夜柳问道:“作为一个上司,是下属等候上司是应该的吧?”
华烨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夜柳再问:“那么大王让那些百官们候着片刻,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难不成还要大王等候那些百官们进殿。”
华烨怒道:“你!鬼话连篇!”
前世以仲宥身份看尽无数冷脸的他,现在的夜柳自然不去理会满是敌意的华烨。
只见夜柳转身对阿房单膝下跪,正色地说道:“大王要时刻谨记一件事,大王是王,在卫国的所有人里都是大王的臣民。
身为大王的确也要适当聆听臣民的谏言,但绝对不能过于在乎那些人的议论。不要让那些成见击败大王。
记得一句话。
大王的确是女子,但现在大王可是卫国的头,卫国国君,那就要有王的样子。
证明女人也能够不输男人,甚至比男人还要优秀。”
这些话的确击中阿房的心房,因为之前是女子,所以礼仪方面,还有应对百官们方面,都是百般谨慎。
深怕一出错,便会让先王和卫国蒙羞。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她越是对百官们的态度软化和顺从,反而那些百官们越是瞧不起阿房,尤其是卫征便是最好的例子。
阿房做事宽容,但她不知道恩威并施的道理和如何驾驭权臣。
夜柳在前世看了不少古装剧,那些睿智的皇帝是如何驾驭百官们的知识,几乎都是从那里摸索出来的。
阿房默默看着夜柳,这是第一次让她真的成为王的感觉,而不是被保护的郡主。
华烨闻言也开始对夜柳改观,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还会有如此正眼看待女人的男人,真是一个异类。
阿房哪怕是国君,都会被百官们心中轻视几分,更何况自己这个禁卫军统领就更不用说了。
华烨对这个叫元华的男人,这个异类,倒是升起几分欣赏。
夜柳然后嬉皮笑脸摸着阿房的脑袋,说道:“现在可以了。大王准备入殿。”
华烨看到夜柳如此无礼的夜柳,顿时心中暗道:“如此大不敬,真是个无礼之徒。”
刚才的几分好感,忽然又冷却了几分。
看到阿房没有训斥夜柳的意思,华烨只好默不出声,冷眼盯着夜柳。
阿房报之一笑,说道:“好。”
随后,其中一个守候着正殿后门的太监看到了阿房等人。
(正殿后门,是方便由国君直接上去王座的入口。)
太监高喊一声:“大王驾到!”
随之而来,百官们都在默默看着阿房一步一步走向王座上,仪态威仪,步伐稳重,宛如国君一般。
这是还未成年的卫玉王吗?气势如虹,完全不逊于先王。
百官们纷纷不禁肃然起敬。
阿房正坐在王座上,百官们纷纷对大王跪拜。
“吾王万岁!万万岁!”,百官们没有丝毫怠慢地一同喊道。
阿房威严地说道:“平身!”
百官们这才起身。
夜柳和华烨都躲在垂帘后面听政。
华烨低声问道:“不去守着大王身边?”
夜柳笑道:“放心吧。大王已经可以应付了,静静看着就行。”
此时卫征在旁站立抱拳,说道:“阿...大王!孤有要事一奏。”
阿房回想夜柳之前说的话,夜柳说道:“记得,要面无表情说话,让人摸不透自己的想法,从而有股震慑对方的气场。
啊?不知道?妳去观察谢总司令对我那副表情就行了。”
那时夜柳感到谢慕臣的杀意,夜柳连忙说道:“哎哟!我肚子不舒服,去方便方便,妳自己慢慢琢磨琢磨。”
回到现在。
阿房面无表情地问道:“摄政王有何要事请奏?”
卫征心中暗道:“阿房怎么忽然变得如此陌生了?”
卫征随即说道:“自兵部尚书温别离被打入天牢后,兵部尚书一职依然空虚。应该马上找人顶替。”
夜柳心中暗道:“好呀!温别离变成弃子,就立马拿别人来顶替,真是高明。”
阿房再次回想起来夜柳的话。
“记得!千万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要自己作决断,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好欺负。”
卫征说道:“其人选,孤倒是有一个人可以推荐。”
阿房打断卫征的话,说道:“摄政王,寡人倒是想说一句。”
卫征不明所以地说道:“大王请说。”
阿房把一卷简牍交给卫征,说道:“摄政王。这里记载无数关于温别离的罪证。”
卫征打开一看,脸色瞬间铁青。
阿房冷道:“温别离在兵部尚书一职,滥用职权,多次私自招兵买马、私自调动兵马、私自铸造兵器,还有私自贩卖兵器变换粮食。
这些都是天启部所搜查到出来的证据。”
只见卫征默默无语。
阿房继续说道:“此人不但对寡人出言不逊,甚至滥用职权。按卫国律法,要是摄政王如何判决?”
卫征黑着脸,但也只能说道:“按律法,先是抄家,然后处决其罪犯,罪犯家属将会被贬为庶民。”
谁都知道温别离是卫征的手下,阿房没有明面说,无形之中正在敲打着卫征。
阿房满意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抄温别离一家,温别离明日午时处决,其家属被贬为庶民。”
百官们无不震惊,这是自卫玉王上任以来,第一次杀朝廷高官,不少人为之颤栗。
夜柳心中暗道:“很好很好!继续说下去。”
然后阿房说道:“至于兵部尚书人选,寡人已经物色一个人。
宣武戚风进殿。”
武戚风?
卫征满脸问号?这是谁?没有听说过?
太监喊道:“宣武戚风进殿!”
卫国里的武家与温家世代不合,武戚风生性不喜与人结党营私。武戚风本是兵部所属,能力出色。
自温别离却攀上卫征的大腿,成为兵部尚书后。
武戚风耻与温别离共事,便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生活。
已经三十九岁的武戚风,被专门收集情报的天启部盯上了,正确来说就是谢慕臣、夜柳和阿房三人盯上了。
阿房亲自写诏书,再派人把武戚风召回,就是为了顶替温别离的兵部尚书一职。
武戚风入殿,前来跪拜,说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阿房赶紧起身,走了下来,说道:“武爱卿免礼,快快平身!”
这个行为举止,足以看出卫玉王有多么重视武戚风。
百官们都看出来了,卫玉王已经成长成为王了。已经会为自己培养亲信了。
卫征连忙说道:“大王,此人已经多年不在官场上,难免生疏不少,不能重用啊!”
古余此时开口说道:“摄政王言过其实了。武戚风刚正不阿,可说是一股清流,加上曾经就职于兵部,怎么可以说不适合兵部尚书一职。”
卫征有口难言,脸色比往常还要铁青。
躲在垂帘后面的华烨和夜柳二人,华烨有些疑惑说道:“有点不明白了,武戚风与古余大人不相熟,为何古余大人会帮忙武戚风说话?摄政王居然会反驳不起来,还是头一次见摄政王这样的?”
夜柳坏笑回答:“这妳就不懂了。这就是制衡之道。”
华烨一头雾水说道:“制衡之道。”
回到前几天。
古余被偷偷宣召进宫,古余那时以为是卫玉王召见。却没想到会遇到夜柳一人。
夜柳笑道:“古大人请到别处商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