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饭,林源把郑含章和斯塔克拉倒一起谈事情。
林源请清楚自己的角色,和郑含章寒暄两句,引入正题,自己充当斯塔克的翻译。
斯塔克用蹩脚的中文说:“章先生,我是来自美国加州阿奎那高中的爱丽丝·斯塔克,我接受了校长威廉先生的委托,来中国和贵校谈学生交流合作的。”
这段对话即生硬又公务,让郑含章哭笑不得。
这是在家里,又不是在学校开会,没必要搞得这么正式,听尴尬的。
郑含章听着费劲,对林源说:“你让她英语说,你中文翻译吧,我这半天也听不懂。”
林源斜了他一眼,当然知道这家伙把最难的活儿让自己来干,但是毕竟有求于人,不能翻脸,便点头答应。
林源把自己当翻译的事情告诉斯塔克,她很高兴地就同意了。
斯塔克和林源说完,林源说:“她这次除了旅游,就是和你们学校谈合作,是一项关于篮球方面联合培养的协定。”
这么听着,郑含章一下子舒服多了,除了自己方便了,他也对这种篮球联合培养的事情充满好奇:“什么样的联合培养?具体是做什么的?”
斯塔克说道:“就是我们负责挑选篮球天赋好的学生,在留学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并在学费方面给予一定支持,由我们学校来负责培养。”
郑含章最近几年接触NBA以来,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能有这样的外出交流的机会对球员来说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情,但他也敏锐地知道主意是好的,涉及的维度太多了,他没办法判断其中的利害。
他沉默了片刻说:“你们之前有和篮协的领导沟通过这个事情吗?”
斯塔克点点头说:“威廉先生和篮协的高先生很熟,他们电话里有初步的共识,这次派我过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合作。”
郑含章说:“既然是这样,我就没什么好问的了,明天我带你去找高委员。”
斯塔克激动握住郑含章的手说:“谢谢章先生。”
郑含章说:“别老叫我章先生,我也是有英文名的。”
“怎么读?”林源好奇地不行。
郑含章“哈哈”一笑:“史密斯章!”
林源一口茶喷出。
林初鸣对这些事情一点儿也不知情,他这时候在琴房里想着这首曲子怎么写的问题。
他拿着纸笔,看着已有的旋律,嘴里一边哼哼,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白纸上。
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长出一口气,狠狠地把白纸揉成了团,扔在垃圾桶里面。垃圾桶已经堆满了白纸。
林初鸣有些泄气,智慧的火花一闪现随手弹的曲子,要写后续竟然这么难。
当他认认真真对待,反而有些不会了。
郑墨冉把纸团展开,后面的旋律同样优美,总感觉和前面的旋律不搭配。
看着难受的林初鸣,劝慰道:“今天想不出来没关系,明天再想嘛。”
林初鸣叹了口气说:“只能先这样,我今天不知道是怎么了,对这首曲子没有感觉,写不出我想要的效果。”
“冉冉,回家了!”凌雪打开门说。
郑墨冉站起来说:“好。”说完和林初鸣道别后,就和凌雪离开。
晚上,林初鸣进入系统唤出了小艺。
小艺揉揉眼睛问:“大晚上叫我干嘛?”
林初鸣有些兴奋地说:“快,教我中投。”
小艺眼睛蓝光一闪,林初鸣便置身于巨大的篮球场中。
他拿着篮球问小艺:“中投在实战里怎么使用?”
小艺无奈地说:“我让你看乔丹的集锦,你看了吗?”
“看了啊。”林初鸣有些泄气地说,“但是他的动作我真的做不出来,他的脚步,对敌人的感知,我现在的能力模仿不来。”
小艺想了想,也是,乔丹这套背打动作要求极高,没有足够的基本功是支撑不了这样的进攻体系的。
算了,还是高估他了。
小艺说:“准确来说,中投这种进攻方式是所有人进攻体系中变化最多的。”
“首先,完成中投的位置是最大的,这意味着在这么宽广的面积里可以选择任一一点完成终结,是所有进攻方式中选择最多的。”
“其次,中投的动作变化千变万化。你速度足够快,拉开空间完成投篮,假动作逼真,能够晃起防守者完成终结等等。”
“中投也是最难的得分方式之一。”
“啊?”林初鸣不解地问,“不是距离越远越难投吗?为什么是中投最难呢?”
小艺耐心地说:“你回忆一下你比赛里所有投的三分,90%以上都是借掩护拉开空间投的吧,或者完全没有人防守的情况下,但是你的命中率是多少呢?”
“46%。”林初鸣嗫嚅地说。
“46%的投篮命中已经很高了,即使你的三分能力到达99%,你没办法保证每场比赛能够靠三分球稳定输出。三分说到底,多少有赌的成分。”
“但是中投不一样,距离拉近,你的投篮会更有把握,而且你的力量、速度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通过假动作和脚步带动,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创造空间完成终结。”
林初鸣撇撇嘴说:“说了半天,来演示一下啊。”
一个黑影人走来,在罚球线的位置站定。
“他陪你练练。”
林初鸣和这些黑影人交手不是一次两次了,毫不示弱地走上去,防守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