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在进行武力镇压的同时,还采取了更为阴险的从内部分裂统一战线的策略。他们以增加税率为诱饵,以停止借款、通汇、航运和电力供应相威胁,逼迫大资产阶级勾引整个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于是,大资产阶级的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首先提出“单独对英“、“缩小范围“的口号,将原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17项交涉条件改为13条,删去了几项核心条款。6月19日,上|海总商会召集76个团体讨论开市,并于23日单独宣布停止罢市。接着,总商会又以停发罢工救济费的办法挟制工人复工(各地支援罢工的捐款由总商会经管)。1925年6月21日,北|京政府派邢士廉率军到上|海镇压。段祺瑞通电“取缔煽惑罢工“,电令上海戒严司令部,解散总工会,通缉该会领袖李立三,并限令各工会一律取消。
1925年6月7日,上|海工、商、学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作为“三罢“运动的公开领导机关。会议提出同帝国主义交涉的17项条件。“三罢“开始后,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调集武装,继续屠杀群众,进行武力恫吓,同时施展种种阴谋分化瓦解工商学联合阵线。在威胁利诱面前,资产阶级由动摇而妥协,于6月26日无条件结束总罢市。而工人阶级一直坚持到9月初,通过谈判,取得部分经济要求的胜利后陆续复工。继上|海“三罢“之后,全国各地群众特别是工人,都纷纷起来参加了这一反帝运动,人数达1200余万,其中工人约50万,成了反帝运动的主力,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作用。
1925年6月19日,上|海总商会宣布于6月26日单独提前开市。总商会另组“五卅事件委员会“,将17项交涉条件修改为13条,删掉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英日驻军、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及罢工的自由等项内容。不久,学校开始放暑假,学生纷纷离校。鉴于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决定改变工人斗争的策略,由总罢工改为经济斗争和局部解决。
1925年8月10日,上|海总|工|会发表宣言,提出9项复工条件:一、无条件交回上|海会审公廨;二、租界内出版、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三、租界华人须与外人有同等参政权利;四、承认工人有自由组织工会之权,并承认工会有代表工人之权;五、工人全体上工,.kashuom不得因此次罢工开除工人;六、发给罢工期内工资50%;七、增加工资15%,工资一律发给大洋;八、优待工人,尤须改善女工、童工工作条件;九、赔偿死伤学生、工人。
在英、日资本家先后答应“承认中国政府颁布工会条例所组织之工会“、对罢工工人在生活上予以相当之帮助、酌加工资、不得无故开除工人等条件后,各业罢工工人从8月底到9月上旬陆续复工。五卅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标志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得到了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举行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五卅运动,并为中国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声援五卅运动。1925年6月7日,日本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决议声援中国工人团体,同时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提出抗议。英国工人阶级积极行动,阻止船、舰、车辆运输军火到中国。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