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虽然没有离开内联升,虽然阿昌后来被任命为作坊的一个工头,可是阿昌已经开始对内联升的高层有了意见。这一年阿昌二十一岁,也是在这一年阿昌把师父接到自己家里,为这个无依无靠的师父养老送终。在师父的张罗下,第二年阿昌娶了一个什么都一般的女人当老婆,几年之后有了一个女儿。她就是现在阿昌鞋匠铺的老板娘,她是阿昌夫妻唯一的一个孩子。
阿昌在女儿六岁大的时候,主动提出来上|海发展。当时上|海已经成为了新的大型城市,甚至于风头几乎盖过了南|京。内联升决定在上|海建一个规模不小的店铺,同时安排一批熟练手过去办一个作坊。阿昌看出来了,他在内联升总部,不会有太大的出路,所以主动要求去上|海。因为阿昌熟悉并掌握内联升全套制作过程,所以内联升觉得阿昌可以胜任,就让阿昌担任内联升上|海分号作坊的负责人。这个作坊负责人对外称之为内联升上|海分号二掌柜,属于内联升上|海分号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导了。为了让阿昌安心工作,内联升高层允许阿昌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上|海。这个时候阿昌的师父老师傅已经过世了,阿昌就把这个家安顿在了上|海。
几年后阿昌不但在上|海安家了,而且也让内联升在上|海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声。可是阿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发现了一些平时不注意的秘密。大掌柜是这里的一把手,又主管销售,所以手里有钱有权利。三掌柜负责财务,又管着大家的赏罚,所以也有油水,只有他这个二掌柜既没有油水又要干活得罪人。三个人的工资待遇也有很大的区别,大掌柜是内联升创始人家的亲戚,不但有股份而且是一把手,在这里说一不二。三掌柜监督大家工作,手里有尚方宝剑,想开除谁就开除谁,而且三个人之中他的工资最高。只有阿昌既没有后台,又没有门路,每天干的事情最多,工钱是最少的一个。
阿昌无意之中发现,大掌柜和三掌柜联手,私下挪用内联升的公款,去外面做自己的买卖。亏了钱算是公家的,赚了钱他们两个人私下分了。阿昌虽然对内联升的高层有意见,但是他一直把内联升当做自己的家,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内联升过。他找大掌柜和三掌柜理论,没想到大掌柜和三掌柜不但不承认反而针对阿昌。他们不但和阿昌发生了口角,而且第一时间恶人先告状把阿昌告了。他们把所有的损失都怪罪到了阿昌身上,内联升总部偏听偏信,直接把阿昌开除了。当阿昌接到这份总部的免职命令的时候,阿昌彻底对内联升高层失望了。
心灰意冷的阿昌离开了内联升,还好他没有被内联升逼出行业。大掌柜和三掌柜只忙着赚钱,没有时间理会阿昌,w.nsh.c内联升总部对这里鞭长莫及。阿昌利用大家不理会自己的时间,在这里办了一个最小规模的鞋匠铺。他觉得当年内联升的创始人可以办一个自己的鞋匠铺,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得比他还要好,阿昌甚至于幻想他成为第二个内联升老板。
可是不久之后阿昌发现了一个现象,他不但缺少门路,而且没有内联升这个后台,他的生意几乎做不下去。一般的老百姓穿不起他的鞋子,有钱的人不会光顾他这种小店。就算他学当初内联升老板的样子,主动去大户人家上门服务,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搭理他。在上|海,在这个西方人为尊的地方,布鞋没有市场,更多的人喜欢穿又硬又不舒服的皮鞋。穿西服,打领带,穿皮鞋,成为了这里成功人士的标配。不要说是布鞋了,就连瑞福祥的布料也不可能打开局面。
从此阿昌失去了壮大自己,成为内联升第二的想法。承接一些小生意,有时候靠给一些有钱人家补鞋为生,有时候也会私下学习皮鞋的原理。为了学会做皮鞋,阿昌甚至于去一家皮鞋加工厂当学徒过。只可惜这种外国人开办的皮鞋厂,用的都是机器,已经没有了手工皮鞋技术。不过阿昌依然从里面学到了一些经验,自己回来研究琢磨,创出了皮布鞋和皮拖鞋。虽然不可能大卖,但是也让阿昌鞋匠铺多了一些收入。一些有钱人需要既美观又舒服的鞋子,阿昌的皮布鞋皮拖鞋刚好适合他们。从此阿昌鞋匠铺做的鞋子,成为了居家休闲用的鞋子,大家都知道这种鞋子不能在正式场合出现,但是平时穿起来真的比皮鞋舒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