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后,老人见云殇一身道士打扮,便问道:“道长,有事吗?”
“老人家,贫道路过此地,有些口渴,不知可否歇歇脚,再讨碗水喝。”
“哦,这样啊,那道长进来吧。”说完,就领着云殇走过内院,进入原本苑楼唱戏的厅堂中。
“道长请坐,我去给你倒碗茶来。”
老人端来一碗茶,云殇接过吃了两口“嗯,好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上好的西湖龙井。”
云殇把茶碗放下,开口问道:“老人家为何独自一人守着这苑楼啊?”
“我从小就在这长大,出去也不知道干什么,也就只能守在这里。而已我也舍不得离开,毕竟这里也有很多往昔的回忆。你也知道,人老了,上了年纪,都会念旧的。”
云殇接着问道:“哦,老人家从小在这长大?如果碰贫道猜的不错,老人家应该是从民国时期就在这了吧。
“道长猜的不错,我确实是民国时期就在这生活了。”
“那贫道便有了些兴趣。我听老几辈人闲谈时得知,民国时期苑楼有一个著名戏子,弹唱那是一绝。一首《相思断肠红》更是引得军阀,地主抛掷千金也要来听上一曲儿。她好似叫做柳烟,本名唤作青如梦。就是不知真假。老人家可否给我说上一说。
当听到‘柳烟’这个名字时。老人的身躯一震,从眼睛里流露出怀念,不舍,愤恨与心酸。
老人,在椅子上坐了许久,神色逐渐放松了下来,摇着头笑了笑。
“哎,既然小道长感兴趣,那老头子我就给你说了听听。”
当年,各地军阀混战不休,纷争不断。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连饭都吃不上。我的家庭就是其中之一。我家里有五个人,父亲,母亲,大哥,二哥,而我则是年纪最小的那个老三。
记得那年,父亲母亲带着我们三兄弟逃难到江南来。在郊区找到了一个破房子住,父亲母亲就去城里找了个短工做,每月就领回一点钱,入不敷出。后来大哥二哥就去码头做了卸货工,但还是不足以补贴上五个人的家用。
随着城内物价疯狂上涨,父亲觉得我不如大哥二哥能够干活赚钱,觉得我是个累赘。于是把我卖到了苑楼来换取大洋。
我被卖进苑楼后,当时的戏园班主觉得我还小,不能干体力活,就让我跟着柳姑娘,当个跑腿的。
柳姑娘心地善良,不曾对我有过打骂。就让我帮忙送送书信,而且还时不时给我带好吃的。那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过了几年,柳姑娘喜欢上了一个书生。他们日日传递书信,在信中表达对彼此的爱意。最终,他们在苏堤上立下山盟海誓,私定终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