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杀气腾腾,仿佛蒸腾的沸水,连空气都给烧得滚烫,灼热起来。
周围,天地间,弥漫着一股炽烈的紧张气息,叫人焦躁,时刻不安。内心忐忑,战争未开始,人内心就已经逐渐濒临崩溃。
环顾左右,见两旁军士都是胆战心惊,郑升再度出言安抚,同时,他思索半天,琢磨道:“现在当务之急,必须要稳固军心,那样,就定然要对方军队受挫。”
这样想,他就暗自调动兵马,排列开来阵势,希望敌军先头部队,星夜兼程,人困马乏。来占据点上风。
就是要给对方来个下马威。
而此次,第一次短兵相接,军队进攻,冲击的就是对面的右翼。
因为郑升目测,经过一番观望,大概估计敌军右翼防守薄弱,于是就将突破口,着力点放在右侧的一个点上。
他此次,第一次两军相碰,是用来试水,看看敌军虚实。所以,只是准备了二十兵卒。
区区二十兵卒,看上去寥落稀缺,但对于目前的刘备阵营,整个兵团的体量而言。还是很难得的。
每一个人都是生力军,重要的资源,绝不可以轻易地就折损。
郑升内心就是分析道:“要想以少胜多,就得充分开源节流。可不能像那些指挥大部队的那样,毛躁,而浪费人力。”
他就带着这个基准,内心不断地谋划策略,势必要将己方的损失压到微乎其微。每一名士兵的伤亡,都是叫他血疼的。
郑升就是继续排兵布阵,利用二十人马,就是开展起来第一次行动。
第一拳。
这战场之上,两军交战,冲锋对垒,就同两个壮士打斗一般。每一次的冲刺,突袭就是打出去的一记拳头,拳头出得好,打得狠,用得妙,角度刁钻。
就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甚至于是有奇效的,可能一拳头给对面打得一蹶不振,就此乘胜追击,直接就是猛虎下山,轻易获胜。
而郑升此次,军队弱势,就类似于拳头无比小,而又无力的人。他自然是不能够跟人去硬碰硬的。
只能去寻求各种奇妙出拳办法,以及吊轨的角度。
如此,才有一定的胜算。
目光放回战场,此时,按照郑升调度,以他的吩咐行事,将军队开枝散叶,给分散开来许多个阵列。
共计二十五个。
呈一种花瓣,梅花状散布在平原,这通往涿郡的黄巾军必经道路上。
二十五个团阵,就是外围阵列越多,而内部阵列越少,分成三层。
围成的一个大圆圈,分成三个层次。
最外层,总共二十个阵营,而第二层,就是四个阵营,最内层,则只有一个阵营。
这中心阵营,犹如花蕊,就是指挥中心,心脏首脑,随意操控着周围的花瓣似的副手阵营。
郑升则是稳居其中,随心所欲,按照心中谋划,不断变化阵势,或动或静。
这样,因为是圆形,所以每个阵营距离他的距离都是最短的,全部一致,指挥起来,就是无比得当而从容。
稳定不乱,开合有序,这就是郑升的目的。
更为关键的,扭转战局的点,关键就在这个梅花阵里。
依照郑升原定计划,他派遣地那第一波人马,二十人,一个阵营,就迅速开始行动。
这个阵营,是最外层的,那附属阵营,就是包裹花的花边,一片花瓣。
它收到郑升指示,就即刻移动起来。
犹如一片给风吹干,自动褶皱,枯萎掉落的花瓣一样,就是自己从根部,与中间层,相连接的地方,根部断裂开来。
然后就是如同一个飞出去的果实,生了腿的有了自己意识的,断线的风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