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府邸,大堂内,宾主座位上,刘备高坐于主公席上,而郑升于侧下方,就是近在咫尺。
二人一面相聊甚欢,一面都是内心各自有着小九九。
在听完郑升的建议后,刘备就是感到困惑,于是便质疑他,以为他前后不一,话语矛盾。
但郑升却是不以为然。
他翩然笑道:“非也。”
接着,他开始了一番详尽解释。
“首先,我所说的与主力部队进行正面抗争。并不是你设想的那种直接就骑着马,拿着枪,硬上,发生正面冲突。”
此话一出口,刘备更是模糊,无法理解。他就一脸窘迫,望向郑升,殷切地等候他的答复。
郑升则是徐徐道来,继而慢悠悠地说道:“所谓与黄巾军主力部队相争斗,正面迎击。并不是指的就是直接出击,两军对垒,摆好阵势,互相杀伐。”
他转折道:“而是,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抓住这个黄巾军撤退,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的契机,来进行一次突然袭击。他们毫无准备,一面迁移,自然是人困马乏。而我们盘踞此地,坐镇他们迁移的关口。就可以埋伏好,以逸待劳。直接给他们予以迎头痛击。这样,即便兵力相差悬殊。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郑升最后强调道,也再说明了形势后,对自己的看似矛盾的观点做出合理解答。
“这样来看,我所谓的与其主力相抗衡。就只是利用他们迁移的疲软时机,来进行痛打落水狗,又或者是一场追击。这是占据了地利与人和的优势。自然可以一试。”
这番义正言辞,鞭辟入里的言论。讲述完后,便是让刘备迅速安心,且折服了他。
他终于还是相信并接受了这次建议。就欣然应允,同意了郑升的请求。
他道,语气缓和,却无比沉稳,透露着坚毅:“游击战法,由你主帅。”
郑升得令,就是复命,旋即转身,便是即刻出门。奔赴军营内,调拨兵马,展开演练。
同时,运兵前往黄巾军必经之地,各个关隘口,进行埋伏,来个埋伏套埋伏,连环计策。
此次行动,依旧是骚扰为主,但对于正在迁移的黄巾军主力而言,仅仅是骚扰便是巨大的损失。
会直接造成他们撤退缓慢,行进艰难。
而对于处在战略转移,类似于瞒天过海的行动的军队而言。这样拖延一刻,或者动乱一瞬,都会引起大量的麻烦。
最为惧怕的就是给朝廷派遣来的镇压黄巾军的正规之师给发现端倪,然后追击杀到。
那样,所产生的后患,就远不是一星半点游击战骚扰,以及抢夺物资的损失。而是可能全军覆没,更是会直接导致黄巾军的败亡。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粒沙,毁掉一架车马的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做法,这种策略,才是郑升所想做的。
他想完成的。
以游击战骚扰,而产生了直接正面迎战,拖延主力部队,而进而导致主力军队在正面战场受挫。简直就是与黄巾军主力部队,进行歼灭战。
此举,不可谓不高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