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士兵们团团围住,关羽军与黄巾军对垒,各自为营,以将军为中心,将战场包围,这片平原给分成两部分。
关羽这边,在开阔地带,他就是实在不厌其烦,于是稍微动了真格,迅速就是将敌军无情将领,给瞬杀了。
但依旧未能扭转战局。依照目前局势来看,黄巾军似乎没有任何退去的征兆,依旧不断地往前耸动,互相推涌,简直就是冲满杀意的饿狼。
关羽感觉不妙,他额头布满黑线,内心就是暗暗思忖:“不好,看来,他们的那两位将领不分主次,仅仅只是杀了一名,还不足以震慑敌军,要他们迅速退兵。”
关羽正面带危容,顾虑地扫视敌军阵仗,查看他们的变动情况。一点细枝末节的变化,都有可能预示着巨大的风暴。
因而不容得有一点怠慢与闪失。
但另一头,战场给士兵的包围圈,分割成的另外一片圆形区域,以张飞和矮个子将领为中心,划分出来的圆形区域。
内部,张飞的处境丝毫不容乐观。
张飞单论实力,或者仅仅依托蛮力,就是足够拔山毁地的了。
但偏偏这是马战,而非步战,远不是经常步战的张飞能够驾驭熟稔的。
一方面,他并不像关羽,懂得马战的技巧,另一方面,马战实在太依赖坐骑的力量与威势。
张飞胯下的不过是一匹普通的青色马匹,甚至于连名姓都没有,就同那些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底层的贱民一样。
在封建社会,贱民是不配拥有姓名的,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女人大多是没有名字的。同理,也可推论得知张飞坐下的那匹无名马匹,真的是太过平凡。
马战,往往就是一瞬间,一回合就决定了胜负。
这不是高手过招,电光石火的一息,一毫一厘的那么一点。
而单纯就是因为马的奔驰速度迅猛而迅疾,完全超越了人的反应速度,在人还没来得及眨眼的刹那,还没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马匹就有可能冲刺而来。直接就给你一枪刺死,一刀捅死。
因此,才有一合之将的说法。
只一合,某方将领便将另一方将领斩杀于马下。
这并非说明那被杀的一方无比的弱,而胜利者非常强势。
可能的原因,单纯只是马匹不够快,不够猛。
眨眼功夫,慢了一寸,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张飞,由于马匹处于劣势,目前局势无比的危急。
矮个子将领,他就是利用坐骑乌骓,那匹漆黑如墨的烈马,就是一个冲刺,一个突袭过来。
仅仅是一个呼吸功夫,距离张飞十丈开外,就到了他跟前。
那速度,那威势,自然是势不可挡,雷霆万钧。
据说,有一位不知名的将军曾经好奇马匹的简单冲锋到底有多强的蛮力。
于是便让手下做了一个试炼。
他叫手下兵士驾驭马匹,骑乘着,在百步开外,发起冲锋,手上握紧长矛,矛头笔直对向前头。
那就是借助马匹的威势,无比猛烈而迅速地往前一个倾倒,如山呼海啸一般,一个刺冲。
直接就是对着一棵百年参天古木劈将开去。
“咔咔!”
就是电光石火的那么一息,直接就是将那水缸粗细的古木给拦腰折断,完全垮塌。
真正意义上的摧枯拉朽。
因而,马匹的蛮力完全就是人的肉体所不能抗衡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