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元廷内部的政争,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太子真金在阿合马调查数月后,终于以“查无实据”的由头,还给了他一个清白,忽必烈自然点头应允,于是真金大模大样的回到中书省,开始重掌权柄。
出人意料的是,先前因为曾被海都俘虏,而圣眷大减的左丞相安童,却突然得到忽必烈的连续召见,然后,在朝会上,忽必烈突然盛赞安童,并且让他总理治河,平乱事宜,这样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了,谁都知道这几年安童过的很辛苦,朝野上下一直对他被俘虏颇有微词,很多人甚至还因此质疑他是不是内奸,忽必烈虽然让他官复原职,可是他这左丞相却一直没什么事做,加上安童乃是太子一系的人,力主汉化,更是让蒙古王公们大为不满。
如今,忽必烈重新启用安童,也就意味着对太子一事的一个鲜明态度,从此太子这个罩门,也将不再有威胁,太子储君地位,看起来已经牢固,不少人开始庆幸当时没有改换门庭选择了坚守,至于那些“聪明”的转到阿合马那边的人,此时不知作何感想。
当安童意气风发的回到朝堂,却一下子就给真金出了个大难题,他要求取消四等人制!
忽必烈上台之初,本对汉人无比信任,自己也说汉语写汉子,无奈李壇的叛乱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加上他用比较阴暗的手段害死亲弟弟阿里海牙后,急需得到蒙古王公们,尤其是保守者的支持,当然,也有对少数的蒙古人统治多数的汉人心有疑惧,因此,在法律上确定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等级和地位,将天下百姓根据归附的先后,分人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为国族。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汉人,当然,也称汉儿。第四等南人,对于他们蒙古贵族们总是蔑称为蛮子、囊加歹、新附人,特指最后为元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即元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等地生活的各族。
只是,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汉族,血脉相同,语言文化相通,可是如今,元廷却故意把同为汉人的百姓人为的分成两个等级,那自然是想分而治之了。
四等人之间的待遇自然是天上地下,在任用官吏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署的实权多数操在蒙古人、色目人手中。忽必烈基于李壇的教训,严防汉人掌握军机重务,定制汉人不得阅军数,故掌兵权之枢密院长官除少数色目人外皆为蒙古大臣,无一汉人。其次,则是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十年前忽必烈不顾真金的反对,下诏:蒙古人因争执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只许向官府申诉,违者治罪。四等人犯同样的罪,而量刑的轻重不同。同样的罪责,可能蒙古人只用交点罚金,而南人则会被诛三族。可是就是这样,那些蒙古王公们依然不放心,他们日夜鼓噪,终于让忽必烈下诏,对汉人、南人进行严密的军事防制。严禁汉人、南人执把弓箭和其他兵器,甚至禁止汉人、南人畜鹰、犬为猎,违者没入家资。
这样的民族歧视政策,自然反对者大有人在,可是真正敢仗义执言的,却没有几个,新附降臣理不直气不壮,自然不敢多说,只能腹诽,而蒙古人里的开明派,倒多有建议,可是架不住那些王公们的围攻和威吓,声音也一直不大,就是真金,因为多说了几次,也被忽必烈严厉呵斥,而不敢再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