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朝会就说到了如今的内政问题,如今大量百姓迁台,原本几乎荒芜人烟的台湾现在可以说是欣欣向荣,由于迁台人数大大超出了萧统等人的估计,因此一度出现了房屋不够的情况,好在陆秀夫亲自前往做工作,并且向百姓们的代表陈述了朝廷的实际困难,并且保证将每户多给一定数量银钱的承诺,而且不少半坯房被迅速建立起来,使他们不必露宿,反正到了这里一切也得重新开始,因此百姓们也没有太多的抱怨,反而对丞相亲自来解释感到欣慰,毕竟这年头,官老爷如果能接见百姓解决问题,那离青天的称号就不远了。
中国的百姓虽然自私,狭隘,劣根性多多,可是从另一个角度,他们坚韧,能忍耐,只要不是政府王八蛋到极点,没有谁愿意来反抗,没有谁要和你过不去,可以说,在中国统治成本其实是最低的,可是就有那么多脑残败类,连这么可爱的顺民都统治不好,甚至连最最基本的食品里,他不放毒就浑身别扭,将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虽是老话,却依然历久弥新啊。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台岛上,百姓们的安居问题已经不大,毕竟看年景今年应该是个大丰收,这样收的粮食,加上宋军本来的存粮,从大陆顺来的粮食和高价从占城买来的粮食,过冬撑到明年,问题不大,可以说,最要紧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
而台湾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养蚕种桑种麻,问题都不大,加上还有不少女人除了生孩子也没什么事情,不织布干什么?这样一来,穿衣问题也不大。
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正常情况下,台湾的百姓也能活下来了,如果萧统只是一般人,大可以在这里当个山大王,鉴于台湾历年来风调雨顺,靠着台湾百姓辛勤生产,靠出卖粮食跑跑海外贸易,过小日子问题还是不大。
可是毕竟,萧统的目的却是要光复河山,而以台湾为根据地的话,必须要使台湾成为可靠而坚实的粮库,兵库,兵工厂,甚至,要战胜同时期战斗力当冠世界的蒙古铁骑,除了战略布局战术变化外,恐怕武器的革新也是无法回避的。
此外,萧统一直大力推进的货币改革,可以说进展一般,虽然由于朝廷的信用,新迁徙来的百姓还是接受了纸币,而且在所谓的市场上,纸币买东西还是好使的,可是毕竟,如今的市场实在是太不发达,如果可能,百姓还是更愿意用金属而不是纸币。归根到底,目前虽然已经有初步的市场,可是也仅仅停留在初步的以物易物和初级生产资料的交换,而纸币最大的优势,在于流通性强,没有强大且物品丰富的市场,纸币的优势就无法充分的体现。
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台湾必须创造出远远高于同时水平的生产力,尤其是时不我待的情况下,必须尽量提高生产效率。
自然,朝会上,萧统还是把问题留给大家,让臣子们讨论,可是,说来说去,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挑出勤政爱民,劝课农桑这些,也是,让这群或读圣贤书,或弄风雪月,或挽三石弓的文臣武将们去理解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也实在太困难了点。
没法子,萧统只能不断的启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