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如今手握重权,又嚣张跋扈,必定会在各个雒阳朝臣的府中收买下人,我儿,你可一定要小心说话。”
看着袁基点头的模样,袁隗叹了口气说道,“袁基,你是我的长子,此前本初、公路两人逃离雒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你是我袁家下一代的家主,若你再出逃,董卓必定起疑心,到时候袁家必会遭受灭顶之灾,如今你与我等留守雒阳,也算是为父心狠啊”
袁基听闻父亲此言,“家族中人抚养长大,父亲您何必谈论此事,我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好!”袁隗轻声道,“你立刻派最忠心的手下去联系能在董卓面前说上话的官吏,特别找那些是我袁家推举的故吏们,去探探他们的口风,看看此时董卓麾下的士子门是否对恶贯满盈的董贼抱有希望
如果他们已对董卓失去信心不再忠诚,就联合他们,让他们向董卓进言,董卓刚刚成为相国,应该很想收拢天下士人之心,让天下百姓都承认他,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大肆封赏各地士子,让他们做官
甚至董卓要封赏一些不对付的名士,还有故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叫那些官员一定要让董卓把可靠的人全部封到地方上,然后由这些人组成联盟,打出讨伐董卓的旗号
如此一来,就能组成联军使董卓感到恐惧,趁他忙于应付外部之际,咱们再从内部响应,里应外合,擒杀董卓!”
袁基想了想,觉得自己父亲的计划有点危险,若是通知袁绍等人,组织义军,共同讨伐董卓,那么身在雒阳的袁氏族人不就都陷入了危险之中。
而且袁基担心事情若发生了,会让袁隗的处境十分危险,他对着父亲袁隗说,“父亲大人,董卓残暴,为人凶狠、睚眦必报,上次周君被董贼无辜杀害,若行此策,父亲您必有危险”
随后便起身,U.uuknshum躬身向袁隗劝阻,袁隗听闻儿子袁基的话,却摆摆手不以为然。
他对着面前的袁基说道,“我为董卓举主,董卓他无论如何都不敢杀我,这是从古至今做官最大的道理,董卓也读过书进过学,知晓其中的原委,必定不敢违背
若董仲颖敢动我袁隗,杀害我袁氏子弟,那么就违背了官场的潜规则,就算他不死,董家也一定会受到牵连,若董卓死亡后,董氏更会被天下世家分割的一点不剩,他族人也会被杀戮,不会得到一点同情
所以啊袁基,你不用担心我,也不用考虑袁家的未来,如今最重要的是拉拢不信任董卓的士人,联起手来反抗董贼”
袁基虽然心有顾虑,但也认为父亲袁隗说的有道理,董卓不会连自己的后代都不考虑。
在汉末政治上的潜规则,故吏对举主的义务分的是明明白白,袁隗以此认为董卓无论如何不敢杀自己,否则董卓自己就是自绝于天下。
以董卓的水平,应当不至于犯这种错误,否则他整个家族都很危险了。
正如董卓夺权没有伤害袁氏一样,如果他袁隗把权力夺回来的话,最多除掉董卓这个罪魁祸首,也不会夷灭董卓的整个家族。
于是袁隗亲自前去派人拉拢对董卓不满的士子,而袁基则悄悄派人溜出雒阳,给身在渤海郡和南阳郡的袁绍、袁术兄弟报信。
并且还联系故大将军何进的旧部,还有各大世家所扶持、支持的将领,其中就有太原王氏所支持,颍川郭氏所看好的并州牧、征北将军关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