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中众人一看董卓的“爪牙”已经坐到了席中,而上首的王司徒一点反应也没,而且还让曹操进来?这难道是连王司徒也不得不向董贼低头了?
这些自诩清高的士子便以为王允接受了董卓的好意,便纷纷拂袖而去,意为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曹操看堂上众人都走完了,便起身对王允说,“王司徒,我有一事,还请到您书房一叙”
王允同意了,便领着曹操到了自己的书房,并让下人守好门口。
“王司徒,我需向您借一件东西”曹操抱拳对着王允说道。
“何物?要此作甚?”
“您府中若藏的徐孺子所锻造的七星宝刀,用来刺杀董贼!”
王允也吃了一惊,“你是从何处得知的?这是以前我从袁家手里换到的?除了故司徒袁逢无人得知啊?哦,对了,你与袁家的关系,莫非是他们告诉你的?”
曹操点了点头,“看来袁家也怕董卓日益势大威胁家族”王允想到。
“好,我便将七星宝刀借于你”说着话,就将藏在书架后暗格里的匣子取出,里面就是七星宝刀。
曹操拔出刀鞘,看着泛着寒光的利刃,躬身对着王允说,“必不负司徒赠刀之意!”
第二天,曹操借了王允的七星刀,准备来到相国府刺杀董卓。
曹操身上带着没有刀鞘的七星刀,没有受到一人的搜查就直入董卓府邸,可见董卓对曹操的信任程度。
董卓对于曹操完全没有防备之心,曹操进来时,董卓坐在榻上,亲卫华雄站在他的身边,后来,董卓让华雄去为曹操挑一匹从西凉进来的好马,也可见董卓对于曹操的喜爱程度。
华雄出去后,曹操心想时机已到,但又惧怕董卓的力气太大,不敢下手。
哪知过了一会儿,董卓因为太胖了,不能久坐,董卓于是侧卧在床榻上,Uw.uknsh.om背对着曹操。
曹操心想,大好的时机真的来了。
于是,曹操从怀中拔出七星刀,正准备刺向董卓。
董卓却睁眼从榻旁的铜镜里面看到曹操拔刀,连忙问曹操:“你想干什么?”
曹操于是连忙跪下,把刀举过头顶,对董卓说,“我今日是来向相国献宝刀的”。
可见,曹操还是非常机灵的,他的随机应变的本领真是很不一般。后来,曹操又借试马之机,一溜烟地跑出了雒阳。
有人会问,董卓一睡着,曹操二话不说,拔起刀来,一刀下去,董卓不就死了吗?
是不是曹操根本无心刺杀?其实不是这样的。
如果曹操想要跟董卓同归于尽,他也许真的会这么鲁莽,因为一刀刺下去,董卓一定会叫,华雄闻声跑来,曹操就跑不掉了。
曹操不想这样,他想给自己留一条生路,将来可以做点事情。这也不能怪曹操,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中国人讲两难兼顾,但曹操这就是两相兼顾的做法。
他心想,等把董卓杀了,然后再喊有刺客,告诉华雄刺客的去向,让他去追,自己再从另一个方向跑出去,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且,董卓到底是真睡还是假睡,曹操也搞不清楚。
所以,曹操先要非常仔细地观察,没想到竟把董卓惊醒,以致错失良机。
幸亏曹操反应敏捷,他见董卓突然醒来,赶紧跪下说自己是来献宝刀的,才借试马之机,逃出雒阳,这是他不得已之中唯一的脱身之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