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毅、李膺就约定天气回暖后,便举家启程返回河东。
党锢之乱过后,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以李膺、王畅、刘佑、魏朗、朱寓等人并称为“八俊。”
雒阳百姓都在一起谈论陈蕃和李膺的成就和德行,却决定不了谁先谁后。
蔡邕听说后评论他们说:“陈仲举敢于冒犯天子,李元礼严于整饬下属。冒犯天子难,整饬下属容易。”于是陈蕃的名次就排在三君之末,李膺排在八俊之首。
春正月,先零羌寇三辅,中郎将张奂破平之。当煎羌寇武威,护羌校尉段颎追击于鸾鸟,大破之。夫馀王寇玄菟,太守公孙域与战,破之。
雒阳城里的百姓都在谈论边疆大胜,关于党锢,众人便渐渐淡忘了。
可在关毅、李膺两人的府邸,仍有许多士人偷偷的前来拜访他们。连关羽因为在解救李膺、成瑨等名士的事件中出谋划策,也涨了一波名望。
雒阳城中的百姓如今在谈论西羌的战事之余,也都知晓了一位出身于河东的关小郎君了。
而当事人关羽现在一头雾水,听着下人们讲述雒阳百姓谈论他的事。
“我什么时候舍身救师了?我怎么不知道啊?我也才六岁多,怎么可能去监牢救人啊。”
关羽在他家中正一脸费解,可他殊不知这正是他老师命人在雒阳城中散布的谣言。不仅如此,李膺还亲自向他的友人们夸赞关羽。而那些去往关毅府中拜会的人,看到关羽的气质,那些名士就对关羽的感官更好了。
因为正月新年,李膺是在监牢里过的,于是正月十五,关、李两家一同共度上元节。
这几日,雒阳百姓也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里。
关羽掀开了马车的帷帐,看了看外面众多的行人。马车缓缓驶过雒阳城门。
扭头望着他待了几个月的大汉都城,看着雒阳城雄伟高耸的城墙。他默默的落下了帷帐,坐回了自己在马车的位置上。
关羽一行人,连带着十几辆马车、马匹,渐渐消逝在雒阳的官道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