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面,晚霞满天,云殊的西夏之行到底未曾成行。那日自擂鼓山而下,云殊便回到洛阳准备行装,云殊对西夏并不相熟,却也从洛阳府之中获得了西夏的地图,想着地图虽不甚完全,却也可以在行路中询问,迟早可以到的西夏。
正要起行时,便接到玄难的邀请函,这玄难在擂鼓山见云殊临阵悟道,对其大为赞赏,回到少林寺后,便向玄慈方丈说了擂鼓山诸事,玄慈听闻后,略略思索了一番,便大略猜到了云殊的身份,说与玄难听了,玄难便道:“既然如此,何不邀请他到庙中一唔。”
玄慈对这个能重伤丁春秋的年轻人也颇为好奇,便也同意了。
云殊对玄难印象不错,见其邀请,便改了路途,望少林而去。这玄难为玄字辈高僧,与乔峰恩师玄苦在少林的地位仿佛,这次擂鼓山之行他本会死在山中,却被云殊机缘巧合所救,对云殊的印象颇好,这次邀请云殊到少林不仅是为论道参禅,也是希望与云殊结个善缘,日后能照拂一下少林。
行五日有余,云殊已到了嵩山脚下,这嵩山上的少林寺乃是千年古刹,又是武学殿堂,山下的百姓得少林偶尔的布施,自己再种些吃食,虽依山而居,倒也能自给自足。
由此嵩山下的百姓精神面貌都挺不错,可能因为接近少林寺,拿棍舞棒的也颇是不少。
云殊见了山道,将马匹寄放在嵩山脚下的客栈中,步行向少林行去。
云殊脚力迅速,只少许时间,便来到了少林的山门前。
山门前有两个知客僧,见云殊走近,行了个礼,道:“可是云施主大驾?”
云殊回了个礼:“不才云殊,劳烦两位大师相候,惭愧惭愧!”
那知客僧中的年长者道:“云施主客气了,玄难师伯早先便吩咐下来,云施主来了便直接到罗汉堂即可。”说着便在前引路,进到寺中。
云殊跟着这知客僧又行了盏茶功夫,便来到了罗汉堂。
罗汉堂院中此时正有近百武僧习练武艺,使得便是大名鼎鼎的罗汉拳,罗汉拳方正冲和,虽然简单,然而习练到深处,却也是一门出众的武学。
云殊随知客僧走过正院,向正门大厅行去,那些武僧见云殊到来,也没在意,只专心的习练着罗汉拳,一板一眼,却颇有章法,百人习练更是声势惊人,少林罗汉阵组阵之人武功修为皆不算很高,可是一旦结成阵法,却比之那些武林绝顶的高手更强。
思索中已来到了大厅,厅中玄难正端坐着饮茶,眼光看向院中,见得知客僧身后的云殊,大喜起身。
“一别数月,云施主的伤势可大好了。”玄难的面色红润,呼吸有力,比之擂鼓山时的无力更显高僧气度。
“大师挂心了,已无大碍。”云殊含笑回道。
“冒昧相约,希望没有打扰到云施主。”玄难看着云殊,见其呼吸有力,脸色红润,精气神竟然比之擂鼓山时更盛,心中赞叹,当真是武学奇才......
“大师相邀,云殊兴奋莫名,正要叨扰。”云殊本准备去西夏等公主招亲,到时候便有可能一观灵鹫宫的绝学,对于他人而言是**的灵鹫绝学,与云殊而言却是难得的武学经验。不过能到少林一游,也是云殊所想做的。
云殊却不知道,这少林马上便会成为武林中又一次的盛事所在之地,届时萧峰,姑苏慕容,星宿老怪,四大恶人,萧远山,慕容博等江湖绝顶的人物皆会汇聚于此,断一断数十年的恩怨。
云殊对天龙中的具体剧情记得已不太清,他虽知道有这样一件大事,却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云殊不知道,玄难自然更不会知晓。
玄难的武功在整个少林也是属于最顶尖的阶层,然而其真正叫云殊在意的却是他的佛法修为,云殊并不好佛,然而他却希望懂佛,应该说是懂得一些禅理,以免以后遇见佛门传人处处受制。
前世在覆雨翻云时被慈航静斋传人秦梦瑶以无边剑意侵入自己的枪势中,若非最后关头收手,即便不死,却也再无法对佛剑出手,心中有了畏惧,有了壁障,若不能从中突破,将直接失去了前往巅峰的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