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赵然一行人出得聚贤庄,发现来时除了赵然和洪颜盈外,其他人都是一人一马,骏马乘骑恰好。可回河南城时,赵然一行人从十多人变为了二十余人,多了慕容氏的四大家将和王语嫣、阿朱、阿碧三女。
赵然看了看自己这一行二十余人,又看了看这十多匹被拴在草丛绿树旁的骏马,无奈的道:“这可如何是好?来时乘马相应疾驰,此刻人多骑少难驭。本王定是不愿留于此地的,就先与爱妃乘马回城了!此间离河南城只十余里,脚力不错者一注香左右便可到达,本王就先行回城了,你们在这自行商量吧!”
说完赵然右手环住洪颜盈的芊芊细腰,脚尖轻轻一点,两人飘然上了雪鬃千里驹。遂即赵然轻声道:“颜盈,本王驭马奔驰了。”洪颜盈轻声应道:“嗯,颜盈每次出门希望能与王爷同乘一马飞奔,乘马爱人手相环,人间何悦能如此?”
赵然听洪颜盈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道:“奔驰乡林间,心中甚欢脱!驾!”雪鬃千里驹蹄踏疾奔而去,只在众人眼中留下了一道烟尘。
翌日,辰时,河南城外西边一座延绵近十里的军大营,军营内的校场之上,近两万将士肃立于此。校场的点将台上,赵然坐于一张桌案前,左右两旁站着慕容复及邓、公治、包、风四大家将。
慕容复和这四大家将都是一脸的兴奋和激动之色,此刻这五人的表情犹如复国在即,大业即将功成,似乎已经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之中。
赵然各瞥了一眼立于两旁的慕容复和其四大家将,见慕容复五人如此模样,心中暗道:“如此急不可耐,急于求成的模样,复国难矣!急则出乱,乱则必败。五人皆如此,大业难成。二十万新兵士卒,数百本武功秘籍,唉!本王都有些后悔答应这慕容复了!本来还想利用慕容复来帮本王稳守边关,可现一看此等五人,才知难成大事,希望他们不要把本王的二十万士卒给白白葬送了!”
赵然暗道过后,便运转“三分归元气”对校场上的两万将士高声道:“汝等乃河南府今年操练已毕的二十万士卒之将领,其中有伍长、什长、曲长,更不乏一些营长!甚至有数个从四品至正五品的宣威将军和定远将军,本王召汝等来此,是因边关换防之时已到。如今大宋周边豺狼胡夷之国环绕,其胡夷之国企图蚕食吞并我大宋。汝等为大宋将士,亦为大宋子民,更为华夏汉族正统!当为国、为民、为亲守土安邦,勿要让任何一个胡夷之国侵吾国土,犯吾大宋!”
校场上的近两万将士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大宋数十年来一向都是被他国所欺,上将无能,下卒则软弱。如今作为上将之主的赵然,说出了这番慷慨激昂的言语,直叫校场上的两万将士忘我高呼:“赵王千岁!大宋万岁!末将定不让任一胡国之卒踏入我大宋边关!末将必生为王爷效命!”
赵然则满意的嘴角微微上扬,接着道:“汝等此次所防之地为西宁州!此边关之州乃为大宋与两国接壤的边关要地!与西夏和吐蕃接壤,常年有胡族骑兵袭扰,你们可敢去否?”
校场上的近两万将士齐举臂高呼道:“州在人在,誓卫边关!”赵然见此,喝道:“好!不愧为大宋之勇士!汝等此次边防,本王派了一位良将统领全军,共率二十万士卒守卫西宁州、县。本王身旁这位是大宋的从三品衔云麾将军慕容复,这位慕容将军就是此次本王命其统帅汝等二十万大军换防西宁的元帅。此四位是随军参将和军师,正四品衔忠武将军邓百川,正四品衔壮武将军风波恶,正四品衔正奉大夫公治乾,正四品衔中奉大夫包不同。汝等及各部兵马今日启程,由云麾将军慕容复率领,向西宁州进发,接防西宁州,来人!”
五个身着银甲的士卒听到后马上从点将台左侧疾步上来,五个银甲士卒双手都捧着一套盔甲、袍服、信印和一些文书。赵然接着道:“慕容复,这是统兵虎符、通关文书、任命书和将军盔甲玄虎银纹甲,就交于你了,从现在起,你就是大宋的驻西宁使,云麾将军!邓百川、公治乾、包不同、风波恶这是你们的官袍、盔甲以及官印。”
慕容复等五人齐道:“慕容复谢过王爷助我复国之恩,我定永记于心,王爷千岁!”四大家将齐道:“谢过王爷,王爷千岁!”赵然道:“二十万大军所需一年的粮草,本王已派人送到了军营之中,吉时到,你便可率军西进西宁!你的复国大业能否成功,就看你如何用兵了!”
慕容复道:“倘若此番不能完成复国大业,那我慕容复还有何颜面立于这天地之间。如不成功,他日下那九泉之时,我慕容复如何能面对我慕容氏的列祖列宗。此番我慕容复领兵二十万征伐复国,不成功,便成仁!”说完慕容复就不再言语,其四大家将也默默的立于旁边。
赵然听完慕容复的一番激言壮语后,便坐于点将台的桌案前也不再言语,只倒了一杯香茶,细细的品味着。一注香的时间过后,一银甲士卒疾步走上点将台来,连忙单膝跪地,对赵然抱拳道:“启禀王爷,征伐之吉时已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