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魏东庭当一等侍卫的时候,德善就是魏东庭的小跟班了,现在一晃十几年都过去了,两个人的关系还跟那个时候一样,按照魏东庭的意思是想要帮德善跑一跑关系的,一等侍卫只要外放,那最少也得是个副都统起步,总好过在紫禁城拘着。
可无奈得善没有当官的想法,德善的老娘也已经岁数不小了,家里的弟弟们还没办法支撑门户,所以就一直在京城呆着,京官儿的武官本来就少,根本没有地方能够安排得上,所以就在一等侍卫上耽搁下来了。
魏东庭也知道京官清苦,所以给德善装上了100斤精制盐,在江南已经是1000两银子了。
好事的商人们已经贩卖到京城了,在那边可是要翻一翻的。
得善挂着一等侍卫的职务,自己还是三等轻车都尉,每年的俸禄大约是几百两银子,这已经是德善两年的俸禄了,虽说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但一下子拿到那么多钱,德善的心里也是美美的。
江宁官道。
“你小子这个体格还是太弱了,回去之后要好好的锻炼一下,明年就要进京当差了,侍卫营那边可不会给你讲什么礼数的,大家都是靠手下的拳脚取胜的,到时候如果你拳脚功夫不行的话,就算我有心护着你,恐怕你也要吃苦头的,打铁还得自身硬。”魏东庭公务繁忙,所以就安排魏启元来送得善了,得善跟魏启元聊了几句,觉得这个小子还是相当有趣的,很有魏东亭当年的风范
“多谢叔父教导,侄儿回去之后肯定多加练习,待明年进京绝不丢叔父的人。”魏启元在旁边躬身听了。
“虽说你父亲现下是文官,但我们当年都是从武官出身的,京城的侍卫营都是我们这些人的子弟,一个个的都是争强斗狠的货,手底下要是没有真功夫的话,去了可是要吃亏的,别把我的话当耳旁风。”看到魏启元这个家伙弱不禁风的,得善少不得多嘱咐几句。
“谢叔父挂念了,一点程仪,望叔父笑纳。”魏启元让人送上了六百两纹银,数目不算多也不算少。
得善笑着点了点头,这小子做人还是滴水不漏呢。
随后得善就骑马往北走了,得善见过魏东亭的两个儿子,那个惹事的大儿子跟这个温文尔雅的小儿子比起来,恐怕是拍马也赶不上呀,老天爷没有亏待魏东庭,虽然给了他一个惹祸精,但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懂事的儿子。
魏启元看着远去的得善,此刻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高兴的就是名声打出去了,自己以后卖盐不用担心了,现在连京城都知道精制盐的好处了,不几日内就会开始涨价了,大江南北无所不知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