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说:“我们谁也没有罗斯柴尔德家族在金融操作时那样强硬的神经。”这种“强硬的神经”正是来自他们对信息所作出的判断。1793年至1875年,英国的国债增加了三倍,达到七亿四千五百万英镑,为GDP的两倍。一百英镑面值的债券,曾一度跌到五十英镑以下。当时局面错综复杂,但罗斯柴尔德家族依然为英国操作金银货币的转运。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英国获胜,6月20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大量购入国债,引起债券价格上扬,其他人纷纷抛出,他们仍坚持买进,直到1817年下半年,债券涨至四千零九十英镑,他们才出手,获利相当于今天的六亿英镑。这种决策当然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天才,但凭据却是详实的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判断。
要靠一次机会暴富或许很容易,难的是有稳定的财富增长。这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同于一般暴发户的地方。一个家族的财富积累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而不能仅仅靠“傍大官”。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官商结合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但他们仅仅是在利用官,并不能持久地控制官为他们服务。他们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依靠自己的经商实力。官是可以用的,但最终的成功还得靠自己,这在哪一个社会都是如此。滑铁卢战役后的债券操作这一经典之作,关键在于罗斯柴尔德家族自己的判断。而这以后他们财富的不断增长,则是因为他们把握住了各种机会。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是金融帝国,也是实业帝国。早期他们从事棉布贸易,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投资于铁路,到六十年代,已经建成了泛欧洲铁路网。他们还投资于苏伊士运河。至于采矿业,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是早早便涉足其中,他们的矿业在全球范围内运作,从南非到缅甸,从瑞克国蒙大拿到阿塞拜疆的巴库。直至今天,他们仍然是一些重要矿产的控制者。一个财富帝国要靠多元化支撑,只有金融与实业两手都硬,才有扎实而持续的成功。
从第一代到第八代,财富成功传承的原因是什么?
一代巨富并不难,但他们如何打破了“富不过三代”这个规律?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功传承,有不可克隆的天才成分或是基因因素。他们早期为了防止财产外流,坚持家族内通婚。“从1824年到1877年间,老罗斯柴尔德的后代的二十一次婚姻,至少有十五次发生在家族内部。”这通常是堂兄与堂妹,甚至叔叔与侄女结婚。按一般的遗传学规律,近亲结婚诞生的后代多为白痴,或有其他的生理缺陷。但罗斯柴尔德家族近亲结婚没有这些问题,虽然不能说一代比一代优秀,但起码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保持了代代优秀。这一点无法解释,也让人无法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