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彭杰就带着捕鱼队的人,连同鱼鳞在内,开始准备材料。
长短大小合适的木头是必须的,而且数量不少,好在进入春天已经一个月的时间,部落的物资储备十分充足,木头是不缺的,也不需要彭杰自己带人去砍树。
其次就是陶泥,先用背笼把陶泥从林中堆放地搬运到山洞两边,等要用的时候也方便取用。
此外还有大量的树皮绳,宽大的树叶,装满水的陶盆,等等。
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所有的材料都已就绪,同时彭杰做出了一个小屋建造的具体规划。
初步决定,在山洞的右边先建造十座小屋,每一座的大小,在第一座小屋的基础上扩充一倍多。
但实际上,其实就是先把小屋变成长方形,然后两个小屋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中间会开一个口子,将小屋连通。
因为彭杰担心小屋造大了之后,结构会不牢固,容易发生倒塌的现象。
在泥板上画出了一副草图,小屋为一个横放的‘日’字,中间有一个缺口,在同一侧会开两个门,以免发生拥挤。
整个小屋长约七米,宽约五米,预计可以容纳二十个人躺在地上睡觉,还能放一些杂物。
不过这样一来,留给火堆的位置就没有了。
因此彭杰突发奇想,决定在小屋的两个房间内各造一个‘烟囱’,一个圆柱形,下方是燃烧柴火的地方,熏烟会顺着烟囱往上跑,最后排出到外面。
并且为了防止下雨的时候雨水倒灌,烟囱的顶部会呈九十度弯曲,这样即便是下雨也不用担心了。
最后,彭杰又设计了窗户,以增加小屋内的光线,同时起到观察外面的作用。
较真来说,这种小屋并不是私人小屋,而是一个大通铺,足有二十多个人住在里面。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咬着木棍,彭杰盯着泥板上的几幅画,喃喃自语。
彭杰画了一个小屋的斜视图,还画了小屋内部的场景,内部只有一个烟囱,和几扇窗户。
空荡荡的感觉。
“对了,房子都有了,怎么能少了家具。”彭杰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床肯定要有,没有床,那住在小屋和住在山洞就没多大区别了,顶多是换一个地方,还是躺在地上睡觉。
而有了床,就不必睡在地上,可以减少湿气的侵入,好处多多。
床上可以垫上枯草和枯叶,保持干燥,至于枕头,用陶泥来做未免太硬了,想想还是算了,随便用东西垫一下就行。
此外,家具还包括有桌椅。
有了桌椅,人们就可以在桌子上吃饭,而不是蹲在地上了。
桌椅好制作,无论是陶泥还是木头都可以,不过彭杰觉得桌子用陶泥,椅子用木头会好一点。
因为椅子若不能到处搬动的话,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若这样布置,那小屋就得重新规划了。”
换了一块泥板,彭杰再次在上面画着小屋内部的场景。
首先,‘日’字形的小屋有两个房间,其中一个房间内只摆放烟囱和床,另一个小屋内摆放烟囱和桌椅。
另外,烟囱也不再放在正中间,而是到墙壁上去了,变成了一个原始版的壁炉。
在放有床铺的房间,床铺下面被打通,连着烟囱,就变成了简易版的火坑。
烟囱除了用来烤火取暖外,还可以烧水、煮东西、回血治病,用途多样。
本来彭杰还想添点其它家具,像放东西的架子之类的,可似乎太麻烦了,所以暂时就不考虑,等以后再说。
门依然有两扇,这个不变,窗户有六个,每个房间向外的墙都有一个,做到全方位无死角观察。
“哈,终于完成了。”彭杰伸了个懒腰,满意的看着泥板上的图。
重新规划的小屋就住不下二十个人了,依照设计的床铺大小,现在只能住下十几个人,少了将近一半。
不过功能更加完善,用途更加多样。
“就叫你小屋1.0了。”
取了个名字,彭杰拿着小屋1.0,找到大古,将泥板递给他,“首领,我打算重新规划小屋,这是我画的图,你看看。”
接过泥板,大古朝第一块泥板看去。
第一块泥板画的是小屋的外形,和大古见过的那座小屋一样,只是变成了两个合并。
不过,从屋顶后面钻出来的,长长的东西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