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璇为我们定下的比赛路线大约有30公里左右,先上马绕山,再从马绕山顶的一条路往风门山顶,从风门山顶下来最后前往我们学校的校门口。
30公里的路程不远,但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不管是比赛的我和闵天行,还是观战的王树磊,王一超,刘银添和孙旺,当然还有教练郭晓璇。
当天放学之时我便按照这个路线骑行了一遍。
熟悉一下路线,观察一下上下坡,看看什么时候发动攻击合适,什么时候保存体力,怎么更好的制定训练计划,这一次我要将闵天行拦下来。
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但同时也萌生了一个想法……
骑着车子回家,街道上已经有不少下班的行人了,他们非常的忙碌,为了妻子,父母和家庭。
或许在几年之后我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忙碌,为了生存下来。只有有本事的人才可以生存,更有本事的人可以成功享受获得的生活。
我也想过以后我该怎么办?大学毕业之后我该怎么生存下来,靠什么本事在这座城市中赚钱和养家糊口,没有什么赚钱的手段。
我爸妈跟我说:“你想的太长远了,想以后干什么不如先想想现在吧。”
我是想到很长远。我想过做点小生意,将来开个小超市或者快餐店。但是难做啊。我高中曾经去一个奶茶店做过兼职,学到了一下东西,自己在家买了材料准备开干,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对我来说还是不错的,想的太多付出的反而太少了。
我在街上很少看到我的同龄人,一个18岁的小伙子。
这个年纪的人都在上大学,我也一样,可不一样的是他们在外地,而我在我长大的城市上大学,其实我从小就没有自己出过远门,玩或者学习。
家里人想让我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但是一我就头晕的性格注定我没法考,没法加入这些好单位工作。
其实月州大学在山东还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可是我在这种名校里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决心。
我曾经和闵天行谈过将来要干什么,他基本不说全靠我说,他和刘银添一样走一步看一步,不像我有着宏图大计,但是没有施展的空间,有点可悲!
我真的喜欢自行车!但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是无法进入职业车队(他们都是从小训练,不像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和尚)的了,只能在一些业余的混日子,拿着微薄的工资和赞助活下去,也许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吧。
我回到家中,脱下这骑行服,穿上我的常服但不知道去哪里,我的朋友圈也很小,闵天行他们不止是我的同学,队友还是朋友。
默默地点上一个烟看着窗外“享受”着这种孤独感,看着外面人来人往的行人,家还是很好的感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