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朝会上正在为今年的科举吵的不可开交。皇帝张逸坐在硬邦邦的龙椅上,兴致盎然的看着下面。
自从张逸登基以后,他一直在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改变科举制度,现在已经没有那些诗词等等与民生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出现在考场中了。随着简字和标点符号的推行,考试的判断标准也在改变。现在重点考题是时论。
以往没有标点符号的时候,一句话能代表出很多含义,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往往能理解出完全不同的定义,简直是不可理喻。张逸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一直的不解为什么就不能更加明确的来表达呢?等他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才明白,昂贵的纸张加上毛笔字那缓慢的速度,要想和他来的世界一样去精准表达,不仅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来购买纸张,要想写的字看着过得去,平均要30秒才能写出一个字,写一篇上万字的论文竟然要不眠不休的写3.5天的时间。
这样落后世界的人也是有时间观念的,所以,要想更加快速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将要表述的句子精简化,以提高发布速度,而人是一种天生自以为是的生物,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他们自认为是任何人都能看得懂。的确是能看得懂,然而,忽略了不同立场的人的理解方向是不同的,简短的描述只能是牺牲了精准度。
张逸还记得前世的老板要求他做一篇公司产品的用户体验报告,他挨个用户走访,把产品的每一个指标都数字化,让顾客填写,然后又精准的将各项数据都呈现于纸面,还将每一种数据之间的关联用尽量精准的描述都写了下来,甚至于做出了严格的分析,比如要想提高某一项数字,另一项的数字就必然要做出牺牲,还特别将用户的使用倾向都给数据化,全部都写完后加起来大约能有近十万字的报告了。然后,暴发户起家的老板给他一顿臭骂,“我只想要用户给出一个好还是坏的评价,你给我写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干什么?”,结果,仅仅一年的时间,因为市场的变化,用户需求改变,其中的一项原本市场很看好的数字降低了,不看精准数字的老板在大骂是业务员废物的过程中,用户大量流失,公司黄了。
现在张逸要对大秦数千万的百姓负责,所以,他是绝对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毛笔字肯定是会严重的降低效率和精准度,所以,他利用皇后的商铺,将鹅毛笔推向了市场,至少在民间已经是很盛行了。毕竟写字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表达更加清晰的意图,所以,在民间是大受欢迎。然而,在各个署衙,除了非公式的文书上用鹅毛笔外,正式文书还是在用毛笔。张逸也多次提出了全部都改用鹅毛笔的建议,但是,朝廷中的一位大儒说什么都不同意,还用大秦的脸面来说话,说什么自古以来毛笔字就是代表着大秦的华美,没有了毛笔字,大秦就不是大秦了等等,还拉动他的一些在朝廷当官的学生公然反对,给张逸气的是背后没少骂老不死的,结果今年初真的挂了。
这下张逸抓到机会了,在给左右丞相施加了各种压力以及承诺了一些官员名额给他们的门徒后,总算是今天能拿到朝堂上来让大家一起议一下了。而张逸的提议是在今年的科举中,将毛笔字完全废除,全都用鹅毛笔答题,而今后朝廷的正式文书也都用鹅毛笔。还规定了标点以及数字的精准表达规范,写的含含糊糊的全都不行。
这次他敢提出这个建议,不仅仅左右丞相是他的助力,礼部尚书魏大能竟然也站在了他的一边,原因就是礼部需要起草大量对外公示的文书,用了鹅毛笔之后,效率提高了数倍不止,这魏大能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今天的反对之人基本上都是属于相对比较平庸的官员,平时事不多,大家聚到一起弄点什么诗词书画取乐的那帮子人,所以,张逸明白,他们无论如何争,最终肯定是会通过这项决议的,他就在上面看戏就行,有喷子魏大能帮他吵架,就差瓜子花生了。
当他正看着魏大能唾沫星子横飞喷的起劲的时候,后面的小太监递上来几张纸,他接过来一看,是黄诚给他的电报,上面将战果和需要大蒙国赔偿的要求等都写在了上面,让他等着大蒙国的使者到了以后安排好相关事宜,后面还特意加上了,“概不议价”。张逸对于赢得这次的战争还是非常有自信的,毕竟在大炮机枪下能活着的原始人不存在,所以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意外。
他清了清嗓子,让小太监示意下面安静。下面正吵的热闹的呢,小太监一嗓子,“肃静”,顿时所有人都看向了张逸,张逸说到,“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今年科举就由魏尚书来做安排了,咱们下一个议题。”,下面有一位官员蒙了,心想,“我有意见啊”,然后开口喊道,“陛,陛...”,魏大能狠狠的瞪着他小声的严厉说到,“闭嘴,不许无理。”,那位官员一下子就把要说的硬给咽了回去。
张逸说到,“威虎王的千里传音到了,威虎王与齐王共同御敌,加之威虎王从他的家乡调来的援军,蛮人四十万大军,一日之内,毙十四万,俘二十六万,战事以完,现今齐王正在处理战后事宜”。
朝堂上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有的武将更加的是迷惑不解,一天就干趴下了四十万,怎么做到的?威虎王是谁?有多少援军?兵部尚书李耀祖示意要发言,张逸同意后,站出来问道,“陛下,威虎王是何人?他又是从何处带来的援军?万一他要是对我大秦不利,岂不是引狼入室?”
张毅说道,“威虎王乃是朕多年好友,援军算是他的家乡带来的吧,这个说来话长,等有机会威虎王来都城之时,还是让他来说明一下吧,至于会不会对大秦不利,这个诸位无需担心的。而且,目前救我大秦与水火的粮食均出自于威虎王之手,现今各位家中所食的上等精米均来自于威虎王。”
李耀祖,“那威虎王来了多少援兵?助我大秦有何条件吗?臣到不是担心威虎王,而是怕威虎王掌控不住他们,援兵再不走就不好办了。毕竟看战报上所说战力不一般,总不会是无缘无语的助我大秦吧?”
张逸想了想,觉得还真不太好解释,只好替黄诚吹一下了,于是说道,“这一战可以说全都是威虎王一人之力而成,你们知道威虎王带来了多少人马吗?”
李耀祖,“能在一日之内聚歼四十万蛮人大军,再如何强悍,至少也需要十万人以上吧?”
张逸装波的笑着说到,“仅五百人!”
李耀祖,“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肯定是谎报军情!陛下三思啊!”
↑返回顶部↑